一、国风管业介绍
国风管业隶属于安徽国风塑料建材有限公司,创建于1998年,坚持以塑为主的多元化发展战略,专注于PVC排水、电工套管、管材管件,PPR管材管件,PB管管材管件,电信电力管,PVC塑料门窗异型材、板材、地板及塑料门窗的设计、生产、销售。国风塑料建材有限公司总资产近10亿元,员工500人,其中高、中级职称的管理和科技人员90余人,规模跻身全国塑料型材管材行业靠前位置。
国风建材公司成立以来,多次受到国家各级领导关怀和支持,江泽民、胡锦涛、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公司考察。2003年3月被国家科技部推荐为国家康居工程优选产品,2004年国风建材被授予"国家免检产品"称号。国风商标及主导产品分别被认定为“国家免检产品”。
公司全套引进了世界先进的德国莱梅特无尘混料系统、德国克劳斯玛菲挤出设备和奥地利格瑞纳模具,主要原材料从国外采购,产品品质得以充分保障。公司技术实力雄厚,拥有五项专利,形成了自己独特配方体系同时还拥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检测技术。
国风建材公司产品在全国主要省市地区均建有营销网络,公司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独特的工艺配方、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不断创新的核心技术赢得众多国内客户。此外公司产品还远销亚洲、欧洲及南北美洲,深得国外客户的好评。
国风建材未来发展将继续坚持"以塑为主"的战略,重点发展塑料薄膜、塑料管材、塑料型材、木塑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非金属材料,同时探索多元化经营发展道路,以其优良的品质、独特的工艺配方、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不断创新的核心技术,扩大国风品牌效应,实现千年国风,时代风采。
二、国风大事记
品牌创建(1994年——2002年)
1994年11月,安徽国风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1996年,国风集团独家发起设立整体改组为股份制企业,兼并合肥塑料一厂,实现国风历史上的强强联合
1998年 9月,安徽国风塑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股票代码:000859),被安徽省评为高新技术企业
1998年6月 安徽国风塑料建材有限公司成立
1999年2月,安徽国通高新管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01年,国风集团投资建设的河南漯-周-界高速公路项目一期工程通车。国风集团年产100万吨新型非金属材料项目东至基地开工典礼
2002年,国风集团年产2.5万吨BOPP薄膜项目建成投产。
品牌跨越(2003年——2013年)
2003年 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亲临国通管业视察指导工作,并为国通公司题名。
2004年
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莅临国风视察。
2月,中国塑管第一股——国通管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SH:600444)
2月,亚洲年产3.5万吨BOPP薄膜生产线落户国风。
3月,国风30万吨木塑新材料项目奠基。
4月,“国通管业”重庆工业园破土动工
7月,国风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7月,国风举办4万吨BOPET项目开工及3.5万吨BOPP薄膜投产仪式。国风荣获安徽省50强企业称号。
8月,国通大口径PE管材被国家商务部等四部委授予“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
9月,国风荣获安徽省“发展潜力的商标”称号。
10月,国风牌塑料型材、塑料薄膜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10月,国风三项产品被安徽省推进委员会评为2004年度安徽省产品。
2005年
9月,国风集团被评为"2005安徽企业50强
10月,国风集团技术中心被认定为企业技术中心,并入选中国1000家大企业集团
12月,国通管材荣获"安徽省产品" 和“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2006年
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一行在安徽省、合肥市领导陪同下亲临国风视察,勉励国风人。
10月,国风荣获“2006世界市场中国(建材)十大年度品牌”称号
12月,国风集团在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名单榜上有名。
2008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安徽省、合肥市领导陪同下亲临国风视察国风。
2013年
1月六安市委书记孙云飞视察国风,
7月,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宝顺视察国风
8月,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合肥市市长张庆军率合肥市党政代表团视察国风
品质创新(2015年——至今)
2015年8月,国风iso9001质量体系顺利通过认证。
2015年5月,国风起草《硬质聚氯乙烯(PVC-U)挤出中空板材》行业标准。
2015年8月,国风召开了“国风建材安全生产创建验收达标”会。
2018年6月,国风进入PVC管材、管件及型材产品的“无铅时代”
三、国风文化
国风精神
尽职尽责敢为先 惟忠惟实敢为人
国风使命
颂千年国风 塑时代风采
国风形象
高标准 高效率 高回报
国风愿景
国风管 中国用
国风经营理念
义商理念: 以义待商,以义交友,以义取利,以义聚才
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告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