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汇资讯台
娱乐汇资讯台

看电视剧感想

娱乐汇80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

  又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

  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

  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

  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

  还燕碣。

  ——西南联大校歌《满江红》

  编者按:

  电影《无问西东》上映一周了。

  一方面,豆瓣,评分7.5,114541人评价,评论栏两极分化;另一方面,截至目前,《无问西东》的票房将近3亿,相比很多以往佳作并不算惨淡,但和火遍大江南北的《前任3》18亿票房相比,仍然说明了一些问题。

  今天,我们邀请了年龄跨度有18岁之多的“不同代”北大人,谈一谈《无问西东》。

  壹

  他们留下的泪水,不为电影,为自己。

  

  逸轩

  2003级北大人

  虽然半程就鼻头泛酸泪光闪闪,却终究因为部分台词的尴尬说教而避免了自己在影院哭成狗的尴尬失容。在我心目中,《无问西东》不是一部最优秀的电影,却是一部难得的好作品,它敢于叩问“意义”,敢于直接地反复地甚至有些笨拙地告诉你:人应当记起“自己的珍贵”,追求“生命的真实”。

  

  覃思

  2006级北大人

  整个电影放映厅都在抽泣。终于不只是我一个人泪点低,我很开心。电影其实不是都要算笑点、拼“接地气”的,美有很多种,有一种可以没有“好看的故事”,只因为形式本身,就可以温柔地震撼你,让你静静地流泪,比如《无问西东》里木盒里的银杏叶,以及同样美的很高级的《妖猫传》里荡秋千的杨贵妃。

  

  岩小妮不文艺

  2008级北大人

  哭了。

  看完以后觉得心底某个地方,很多曾经鲜活的共鸣、感动和使命感被唤醒了。

  

  冰点

  2012级北大人

  看完以后一直有感于“理想主义”四个字。

  对影片中每一个人而言,在当下都有更“稳妥”,更“安全”,更“明智”的选择,但他们没有这么做。于是看到的时候就会深受触动。想起当下这个虽无性命之忧和生存之虞、却同样面临穷途困境和艰难选择的时代,是该明哲保身,还是真实地面对。

  如果我只是我,我该如何选择。

  如果我是一路继承着吴岭澜、沈光耀、陈鹏、张果果的精神,拥有百余年抗争史和思想史的清北毕业生,我又该如何选择?

  看起来很宏大的命题,却曾经在观影时认真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或者说,从入校的那一刻起,这些思考就已经萌生了。在之后的人生中,从未消失过。

  

  某赶稿势力

  2016级北大人

  没看哭——不过这得纵向比对一下才说明问题,我好像看电影就没哭过(泪腺不发达得简直可以说是没心没肺了)。看完从电影院出来第一件事,翻出今年票圈里某几篇写西南联大的稿子赶紧又读了一遍……

西南联大时期跑警报。汪曾祺曾回忆说,当时的防空洞里常有人壁凿对联,印象最深的一对是“见机行事”“入土为安”。

  贰

  为什么感动?

  为与寻常生活不一样的瞬间,

  为此物托有生死之诺,重于我身家性命。

  

  某赶稿势力

  2016级北大人

  听雨。这样一堂课我高中也经历过——这就是所谓,一朵云才能听懂另一朵云嘛。

  

  冰点

  2012级北大人

  “静坐听雨”之前,老师扯着嗓子在讲“Q是一个负电荷”,讲“球面上有一点P”。底下的学生一个字也听不清,纷纷询问“说的什么?”

  就在巨大的雨声里,在纷飞的战火里,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日子里,竟然还有这样一群人,在学着对当时而言毫无用处的基础物理,在一间处处漏雨的陋室里想要弄清楚P和Q代表什么。

  对真理的不懈探寻,比苟活于乱世更重要。

  这就是属于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了。

  

  岩小妮不文艺

  2008级北大人

  最打动我的情节是……彩蛋。尤其是看完了一整部片子,还处在对于历史和过去、战争、生死、个人选择、自我寻找、生命意义中的深深共鸣和震撼中时,看到那一位位低调、鲜活、笔耕不辍、从容坚定的大师们,更觉感动,甚至有点觉得自己虽然生在如今年代、也不算天资过人,但需要做的、可以做的其实可以更多,值得想的、可以想的,也可以更多。

  

  Michelle

  2007级北大人

  最打动我的情节有两处,第一是米雪的部分,从她出场一句粤语“你跪低”,就立马让我入戏了,正是因为有这位母亲的戏,才让王力宏的形象有因可寻,立了起来。有了这样的母亲与世家环境,这一段故事,不仅仅是一个贵公子投笔从戎,更有了少年的品格,世家的传统,甚至东方文化的底蕴。我非常喜欢从这个人物,这段情节背后所没有说出口的千言万语,似乎是那个时代的尾音。

  第二段是陈楚生的部分,习惯了优秀的少年,因为所有最好的学生都学实科,而不愿意转科。与梅校长的一番话之后,陷入漫长的对人生意义的诘问中,郁郁寡欢,在漫天白雪的清华荷塘边,听小提琴。这个场景实在是太中二了,但中二得那么那么熟悉。谁的青春没有这一段迷茫呢,谁不曾在“别人的选择”和“我的选择”之间辗转反侧过呢,这种无人可诉的孤独,就是适合漫天风雪里的长袍少年呀,就是青春呀!

  

  覃思

  2006级北大人

  60年代的那一段都很动人,远胜于《芳华》,相比于《霸王别姬》里始终用火作为前景的场面,也更直白而凝练。

  这一段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其实源于那个师母跳井的镜头。由于家族的历史,我其实有多次想象过跳井要怎么跳。是坐在井沿上伸腿下去,除了多了犹豫和决绝,方式和跳进游泳池没什么两样?但是看了正片,我才第一次亲眼看到,原来投井自杀,如此容易。只要够恐惧、够绝望,那就是往前迈一步的事儿。影片中跳井的镜头像武侠片一样干脆利落,但却是画给那个年代的一个惊叹号——师母的“畏罪而死”与王敏佳的“清白苟活”构成了一个情节结构的正反面,本质上它们都是在正常的人生中嗖的一声落入了无底深渊。这甚至无关她们个人的具体行径,只是那个时代,人人皆为刍狗而已。

  关于这段历史,大多数人并不愿意谈起,虽然在他们心里,记忆可能永远是活生生的。

  比如我的父亲,他就亲身经历了那个年代的生与死。在他9岁那年,身为外科主任的右派父亲投井身亡,他从此成为“黑五类”、“狗崽子”,和母亲一起下放到农村生活。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恨少提起那段历史,只是偶然透露过几个细节。一是关于死亡。他说9岁那年的他生日,因为已经没有了爸爸,妈妈极为奢侈的买了一点点麦乳精给他喝,他觉得那是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味道。二是关于生存。作为家庭里活下来的一个,曾经是大教授千金的奶奶在乡村里从妇科医生变成了全科赤脚医生——虽然独身带着两个孩子,但她用那双扁平足踏遍了十里八乡的土地,有无数个婴孩经由她手来到世上。再有是关于新生。77年恢复高考,成绩出来后乡镇上的人漏夜来到他家,摇着头说,“娃可惜了,政审不过关”。刚刚燃起的希望又被浇灭了,7月麦田里的毒日头一天天地告诉他,你可能一辈子要当农民了,再爱读书都没用。好在,之后几年政策越来越宽松,没有放弃希望的父亲最终还是进入了大学。所以关于那个年代,他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居然是“感谢小平!”

  最近的《芳华》和《无问西东》都有大量表现60年代的戏,不少人按广告说的带父辈去了电影院,以为是陪他们看一版致青春。但那些电影场景轻易地唤醒了他们被侮辱践踏的记忆,结果是我身边很多位长者从影院出来郁郁寡欢。我想,这大概也是多数电影并不直接表现那个年代的一个原因。但所谓一切电影讲述的都是当下的故事,我想这些影片的初衷一定不是唤醒血淋淋的记忆,而是阻止血色的再一次到来。

  叁

  赤子之心纵然动人,把技术细节做好,将影响到更多人。

  

  某赶稿势力

  2016级北大人

  实话说看到第二个故事就想起《云图》,也因为心里横生了这一点比较的意思,中途就猜这几个故事得如何衔续才好,可能也是期许过高,最后还是有点小失望。再者就是,三番两次在去往感动的路上被台词尬住……比如说你给她对你真实的力量了么(笑)!

  

  冰点

  2012级北大人

  全片唯一重点叙述的爱情线,是王敏佳和陈鹏的故事,但这个爱情故事混杂在众多的线索里实在是有点弱。两个人身上都承载着太多的时代内涵要表达,彼此之间的爱情反而处于不高不低的尴尬地位。

  导演先是放了很多偶像剧般的情节,例如手拉着手跑过风景如画的清华园,还有陈鹏心有灵犀似的在最后一刻赶回了王敏佳身边;然后又给陈鹏设计了很多让人出戏的台词……全部都让我有一种“理智上能理解这种伟大的爱情,情感上完全没有受到触动”的感觉,有种看到一半走错了片场的错乱感。

  

  Michelle

  2007级北大人

  整个现代戏部分。故事的立意太浅,人物面对的矛盾太浅,尤其和其它段落的家国情怀相比,更显得单薄。职场的描述也略脱离实际。当然,可能“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没有故事的时代”,而不能责怪导演。

  

  覃思

  2006级北大人

  作为一个大众电影、一个故事片而言,它最大的不完美在于像散文诗、并有宣传片的嫌疑。比如有个残雪皑皑、几位小提琴手穿着棉袍在荷塘拉小提琴的镜头——矫情如我们北大文艺青年都是春夏在湖边拉琴好吗?大冬天你的手指不会冻僵吗?导演搞这么个矫情的镜头良心不会痛吗?无怪有的清华学子觉得本片矫情的让人没脸看……

  

  逸轩

  2003级北大人

  在去年冬天看到《无问西东》的预告片、了解了大概内容后一直怀着有多期待就有多忐忑的心情坐等上映,先知先觉的,我大概认为影片会有很多不足,可我依旧会感动不已,因为对这种跨越时空家国命运与个人抉择交织的题材偏爱,也因为深知驾驭这种题材的难度很可能超过年轻导演现有的能力。看完之后松了一口气,毛病比我想象的程度轻。评价文艺作品的维度之一是内容与形式,形神兼备自然是最理想状态,但如果不能兼得,我会因为故事本身的价值而宽容形式的不足,可我也理解苛责的人,或许越是故事本身好,大家越会为形式对它的折损而惋惜甚至愤怒。

  天真幼稚与热烈赤诚似乎容易相伴相生,在这一点上影片的表达和所塑造的主人公—青年群体之间其实达到了某种内在的契合。我希望华语电影市场中除了大众的娱乐的消费的,这种精英视角宏大主题的严肃叙事也有一席之地。

  

  肆

  青年总是相似的,青年总是不同的。

  

  某赶稿势力

  2016级北大人

  越是后联大时代的那几个故事,越近现世,越只能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故事,个人的选择再难交汇在更宏大的背景上,最后到了果果,只能说是一个人的良心了。也许一脉相承这种事,本来就意味着一代人的巨流在时间的分支中渐渐散去磅礴的冲力。时至今日,我们还可见一个英雄般的人,却再托不住西南联大般的整个时代了。

  

  冰点

  2012级北大人

  总有人说“北大精神已死”,但我总觉得,北大人仍然在抗争着,像几十年前那样对腐朽的现实、对不公平的时代抗争着。仍然有许多人,在捍卫着“自由、民主、进步、科学”,他们仍然在思考,也仍然在发出自己的声音。有些努力虽然渺小,但不能否认其存在。

  不同点在于,一部分清北毕业生在走出象牙塔、面临职业选择时,还是不可避免地遵循了世俗的意见。许多人优先考虑的不是自己的理想和热爱,而是这份职业是否有户口、有高薪、离家近、够稳定……

  原本是无可厚非的选择,只是有些心疼这些年轻人,置身于麻木的忙碌、踏实中,而没有像近百年前的吴岭澜那样,早早地寻找到自己内心的真实。

  

  岩小妮不文艺

  2008级北大人

  有点微妙,我觉得自己可能一下子表达不清楚。

  嗯,希望我们都能平安从容、心怀热血、扎实坚韧地,成为自己。

  

  Michelle

  2007级北大人

  相同之处,首先在于聪明。北大清华让我特别能接受这个世界上就是有很多很聪明的人,学东西快,做事情好,智商高情商高说不定还颜值高,不管是电影里的青年,还是我身边的北清人,都常常让我生出这样的感慨。其次,我觉得我们对“意义”的追寻,胜过常人。电影里的青年和我身边的北清人,都有一种清醒感,似乎需要更多的意义感,才能让他们心安的生活。而不能接受随波逐流与得过且过的混日子。

  不同之处的话,我承认我们这一代人要更浮躁更速成,渴望更“成功”。社会对北清人的期望也改变了,当年希望天之骄子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今大约是希望我们“有出息”,然而什么是有出息呢?赚大钱当大官还是成名成家?社会评价标准的速食化多元化,也让现在的我们与当年的清北人难以像当年一样,保持一种不顾一切的热血,一心只为初心的意义。

  

  兜爷

  2007级北大人

  时代塑造性格,这是人之所以渺小的地方。

  其实当年做出这些英勇之举的青年,也未必全有一颗忘我无私的心,国恨家仇当前,舆论大环境亦视之为英豪,则很容易卖出牺牲小我的那一步。

  后来到了某种意义的“太平盛世”了,青年们热衷于分享的是小确幸小幸福小伤感,鼓励人们从一顿下午茶、一张P好的图、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中找到满足和平静。

  再后来,到现在,我们连小确幸都不说了,开始流行小确丧。不愿意用无聊的幸福感麻痹自己,又不愿意为打破现状付出艰苦的代价,向往“在别处”,抱怨“仍在此处”,每天丧丧的,看到积极进取之人嗤之以鼻,看到同丧之人引以为知己。

  时代潮流总在变,但总有人能走出他所处的时代,这是人之所以强硬的地方。

  

  覃思

  2006级北大人

  没什么大不同,都一样觉得自己生存的当下水深火热,而更愿意畅想未来,或者追缅过去。

  青年人都爱谈未来,正如每个人在青春的时候都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自己可以创造新世界,并因此稍微被谁一忽悠就热血向前冲。过个几年,发现自己不过凡人一个,最不容易的事儿不是改变世界,而是老老实实做好手头的事儿,每天晚上合上眼睛的时候觉得对自己挺满意的。

  青年人也热爱追缅过去,用剥离了当时的语境的追崇表现自己当下的特立独行。正如有评论写60年代之后无大师,其实就是过分抬高过往又抬高自己的精英话语——读读那些现代文学史里各位大师互写的讽喻文章,难道在骂战中他们谁会尊对方为大师?所谓的“当代无大师”,不过是青年人的另一种杞人忧天,要知道在文化断档之后成长起来的一批大家目前尚在偶像阶段,耐心等个几十年,他们自然会被追奉为“大师”的。

  

  伍

  今时今日北大人。

  

  某赶稿势力

  2016级北大人

  我现在的状态:为了防止脱缰用各种各样的事务把自己围在垓心的自我妨碍式的生活……虽有不满,但作为一种应对还算认同吧(笑)。

  

  冰点

  2012级北大人

  有一份心存热爱同时需要不断探索的工作,有不少执着付出并且不奢求回报的爱好,有知心好友可把酒言欢。虽尚未找到三观相合可托付终身的另一半,却也独自把生活折腾的有声有色。哪怕无房无车无户口,毕业一年半几乎没有存款,但这些日子里的故事却可以说上好久好久,值得了独自在北京付出的每一刻。

  大体上满意这种生活状态,因为所做每一种选择都是从心而来,所成每一件事情也都不违背本愿。有些选择比较小众,但因为遵从了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从未后悔过。

  不满之处在于仍然难以回答“我为自己/家庭/社会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这类问题,自觉有些局限于寻找自身的意义和价值,而忽略了对他人和社会的付出。

  但有些问题需要用一生去回答,所以当下也就不必着急了。

  

  岩小妮不文艺

  2008级北大人

  现在自己在创业。创业其实一点都不“洋气”,如果事情要做的聪明而扎实,每一片鸡毛都得自己吭哧吭哧捡。陷入到下一版产品何时上线、用户反馈如何、ARPU值是不是增长、公司的钱还可以烧多久、下一轮融资什么时候比较合适、团队的社保公积金是不万无一失、品牌slogan在现阶段是不是好看、公司可乐是不是不够喝了……等等这些问题中,不是总坚定记得自己是谁,为什么在这里,做这些是为什么。生活离现实太近,理想、道义、担当、自我,很容易就在意识里沉睡了。

  其实我对自己的生活状态还挺满意的,落地又充实,焦虑但有抓手。但在电影院里就着《无问西东》狠狠哭了一场之后,觉得很多沉睡很久的意识被唤醒了,觉得自己其实仍旧可以做的更多、想的更多。

  

  Michelle

  2007级北大人

  我现在的生活状态,其实也跟读书的状态很像。上课变成开会,写Paper变成画PPT算Excel,考试变成Presentation,社会调研跟出差一样,甚至万物相通,商务谈判啊内部磋商啊跟当年做模拟联合国打辩论的准备都是一样一样的,而做个市场活动跟学生会搞个晚会的基本脉络也是相似的。

  大概也是因为这些都体验过,现在的工作生活,都让我有一种安全的熟悉感,内心暂时是平和而满足的。但在此之外,也能明显感觉到,与象牙塔不同,现在的自己、要为更多的人和更多的事,负起更多的责任。生活上要照顾好父母,体贴另一半,工作中要与同事相互支持,不能因为自己拖团队后腿,平日里也想更多的与闺蜜们分享好的坏的有的没的,其实都是一种相互之间的解压。

  想起在学校里,天大的事儿,也可以说句结果我能承受就过去了,也的的确确,大多数的事情,只涉及小我。而现在,一旦生活与更多人的期望搅合在了一起,就难免会发现更多的妥协。但不管怎么样,为人“人格独立,精神自由”,对事有“创新的精神,保守的能力”,这两条沿袭自我所受教育的底线,还一路无虞,也能看到自己在这社会网格中存在的意义。

  

  覃思

  2006级北大人

  努力地追求影片中梅校长所谓的真实,每天实现一个自己的小心愿,无关名利,只是通过时间的积累,逐渐把年少时的爱好、想象变成现实。努力使自己结束每一天、每一年的时候,回忆里有快乐满足,少懊悔愤恨。

  好吧说点实在的。比如这个月我的小目标是——因为自小热爱传统文化、喜欢古董收藏、喜欢画古装人物,所以在寒假为自己的婚礼手工做一个点翠钿帽头饰(就是甄嬛头上圆圆的那种),不需要多少经费,只是需要查古籍、设计、制作,时间精力爱好的沉浸。

  

  逸轩

  2003级北大人

  已过而立之年的我处在一个滞后于同龄人生命阶段的状态,可能这是主动选择与被动接受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对生活有越来越多的掌控,也越来越多的看到自身的局限。所幸,当想起鲁迅先生对中国青年说的:“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我在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以外找到了朋友做有意义又有趣的探索之事,也更愿意更敢于在熟人圈子里展露自己真实的声音。离开学校七八年,我对“讨厌的人”的标准没有什么改变,也还没有变成那个“年轻时自己讨厌的人”。所以虽然减肥漫漫长路,白发多了几根,我还是为自己内心的坚持与改变而欣慰吧。

  

  Orangest

  1999级北大人

  芸芸众生,天地逆旅,如蚂蚁缘槐,皆自始处始,却因每一枝桠的次次艰难抉择,注定难同在终处终。故而,说无问西东,那不过是痴人说梦的奢侈。

  可在旁观生灵眼中,于时间而言,虫蚁之漫长一生,不过是朝生暮死,弹指一瞬;从空间来看,虫蚁之星辰大海,不过是太仓梯米,沧海一粟。虫蚁在天涯海角的沧桑一叹,也就自然被约略成了始于树根,终于同一片天空下的小小树冠。说无问西东,那是跳出众生看众生的理有固然。

  你我的“自心”在虫蚁,虽然卑微,却是主宰;世道的“众心”在生灵,虽然宏大,可也淡泊。无数先贤,要以自心证众心,求索一生,困厄无数,也未必能偿宏愿。

  为虫蚁不可悲,为生灵亦不可喜;虫蚁本是生灵,生灵也或是虫蚁。可无问西东是什么,大约也不能只是一句歌词。由自心见众心,那一缕执着,其实才是初心。这一缕初心,不拘于上下四方,不拘于古往今来,大约才是无问西东的本意吧。

  纸短言长,本期的小酒馆对话就到此为止了,《无问西东》的排期还有一周,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

  最后,时值北大120周年校庆之际,感谢隔壁为我们送上这样一份清澈的礼物。也友情提醒隔壁的朋友们,在不知向西还是向东时,你还可以往南走嘛!↓↓

  

(出清华校门往南走,几百米就可以到北大了 (*^▽^*))

  :

不分享会手痒的非原创好文

标签:#看电视剧有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