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汇资讯台
娱乐汇资讯台

韩国电影燃烧有几处(韩国电影燃烧解析)

娱乐汇90

韩国电影《燃烧》:两个故事,三个男女

《燃烧》是韩国导演李沧东,于2018年5月17日在韩国上映的,一部悬疑电影。

01

电影里讲述的故事

男主李忠秀住在乡下的老家里,父亲因为打架官司缠身,忠秀为了父亲的案子在村里四处奔走。平时他会做一些兼职,还会在网上写点没人关注的小说。一天,忠秀在城里的商场中,邂逅了中学同学申惠美,惠美主动和他搭讪,2人逐渐开始交往。

惠美独自去非洲旅行,同时回来的还有一位韩国欧巴ben。忠秀和惠美、ben频繁见面、聚会,忠秀发现ben过着富豪的生活。一次三人在忠秀家相约,ben聊起了自己有烧毁废弃塑料大棚的爱好,还准备在这段时间内,在忠秀家附近烧一个。

聚会过后几天,忠秀在接到惠美的一个无声电话后,就再也联系不上她了。忠秀在自己家方圆几里地的地方,到处寻找废弃大棚,但都没有什么被烧毁的痕迹。忠秀开始跟踪ben,他认为是对方杀死了惠美,自己却没有证据。万念俱灰中,他约ben出来,将他杀死,然后将他拖进保时捷车里,一并烧毁。

自己则开着车离开了。

02

电影里没有讲述的故事

电影始终没有正面回应,惠美是不是被ben杀死了?忠秀坚信惠美是被ben杀死的,有几条线索可以证明:

1、惠美的家里被收拾的干干净净,但是旅行箱却在阳台放着。根据他和惠美的交往来看,惠美平时有点邋遢,不会将屋子打扫的如此整洁。

2、ben洗手间梳妆台里的女性饰品,里面有惠美的手表。

3、惠美家的猫,出现在ben的家里。

4、惠美告诉忠秀和ben,年幼时掉进家附近的井中,ben将她杀死后,最后埋藏的地方。

因为没有证据证明,忠秀最后选择了以暴制暴,并用ben向他描述的方式,结束了他的生命。

电影里也没有正面回应,惠美是怎样的一个女人?显然她是一个略为随便的女人。

从第一次见面,惠美就有意撩拨忠秀;2人交往时间不长,就立刻进入肉体阶段,而惠美还会非常熟练的,从床底下拿出杜蕾斯;去非洲旅行和ben认识以后,很快进入了交往阶段;同时还会在嗨飞了以后,随便在男人面前裸露起舞。

从惠美的同事、家人口中不难得出,惠美平时喜欢到处旅行,羡慕多金中产的自由生活,可自己只有街头促销的经济水平,还会刷卡、借债透支消费。她没有朋友,受到家人指责,在单身公寓里与陌生男人一起,寻找一丝身体和心灵的慰籍。最后却成了变态富豪的掌下冤魂。

03

电影之内的小说

电影中的忠秀,是个写网络小说的作家,他最喜欢的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而电影关于忠秀和父亲的故事,则是取材于福克纳《烧马棚》这篇小说。

威廉·福克纳,1897年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1925年开始创作小说,被西方文坛誉为“现代经典作家”,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大量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方式,在时序颠倒、象征隐喻方面有着独特的,开创性的写作手法。

1949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后,2次获得普利策奖,深深影响了马尔克斯、略萨等作家,在中国,作家莫言、余华也对他赞誉有加。福克纳的小说背景,取材于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土地集中在一些白人新兴资产阶级手中,他们雇佣穷苦的白人和黑人,对他们进行了残酷的剥削。

《烧马棚》讲述了一个南方白人农民家庭的故事,父亲脾气暴躁,与邻居发生争执后,粗暴的烧掉对方的马棚。之后被告上法庭,十几岁的小儿子出庭作了伪证。但后来再次发生同样的事情之后,小儿子不再站在父亲一边。

电影《燃烧》将小说中父亲和儿子的故事,套用在忠秀和父亲身上,也将现代社会一般平民和ben代表的中产阶级身份,明确指出。

04

电影之外的小说

忠秀、惠美和ben的故事,则是改编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烧仓房》。

小说中的男主是个中年已婚男人,女主则是个20岁的广告模特,收入很少,平时靠和男人交往补足。2人也是露水之交,直到那个搞贸易的多金男人出现,小说和电影的情节便融合在一起。

只是,最后女孩“消失”后,男主并没有为她报仇,而烧仓房似乎只是ben的一个随口而说。

读过小说《烧仓房》,不仅让人想起电影《嫌疑人X的现身》,那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一本小说,也曾经被日、韩、中等导演拍成电影。

小说和电影中都有将视角投入到了社会“边缘人”的部分。这些人多为流浪汉、残障人士,他们通常被家人抛弃,被社会冷处理,与那些住在豪宅、开着豪车的人没有任何关联。有时候,他们像老鼠,住在“地下”,凭空消失也对任何人毫无意义。

显然,李沧东导演也透过电影,将视角投射到了,当下社会中拜金的“边缘”女性。她们常常超前消费,要求能力范围之外的享受;她们纸醉金迷,与“真爱”无缘,通常将“肉体”有偿出卖。而他们的死活,却无人关心。

05

导演的阐述

导演李沧东曾经在采访中说明,“电影里的2个年轻男人,生活方式截然不同。忠秀是嫉妒ben的,他尾随ben是想要搞清楚,他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生活?但最终换来的,却是绝望。”所以忠秀并不是因为爱惠美,想为他报仇才杀死了ben,最根本的问题是,ben剥夺了忠秀的一切。

当然,在更深的层面,这也是导演对当下社会风气的无情嘲讽。拜金主义的蔓延,不仅在韩国、日本、西亚、美国、欧洲,拜金主义一直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这样的矛盾由来已久,这样的矛盾不可调和。

《燃烧》2个独立的故事,3个纠葛的男女,一连串引人入胜的思考。

韩国电影燃烧主要讲什么

韩国电影《燃烧》根据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短篇小说《烧仓房》改编,同时结合了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烧马棚》。讲述了三个经历各不相同的年轻人:钟秀、本、惠美相遇后,他们之间展开了纠缠不清的爱情故事。

电影《燃烧》是一部犯罪惊悚片,将由马赫沙拉·阿里领衔主演。由前真探、现编剧Fredrick Kotto负责操刀剧本,并同阿里和Tom Carter执行制片,Nicole Clemens和Kevin Cotter担任自制片人。

影片改编自A.J.Wolfe所著即将出版的同名小说, 故事背景设定在极端暴力的犯罪世界中,聚焦一名加利福尼亚北部的侦探,他致力于摧毁一个犯罪集团,向家人隐瞒了他的秘密生活。

三个人物大概的性格特征

李钟秀:有着分崩离析的破碎家庭,有着虚无不实的写作梦,还有刚出学校的那份天真与稚气。为父母之间的恩怨奔波着,为自己向往的爱情维护着。当现实压力摆在他面前的时候。除了不甘的妥协,还有着和ben相比较之下,抱怨命运的不公之外,只能感叹现在的年轻人中,有太多的“盖茨比”。

女主申惠美:典型的属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文艺女性的色彩,有一颗探知肉体与精神空虚的心却背负着巨额债务,来支撑自己的物欲法则,和肉体宝典。表面活的天真烂漫,又在内心里感觉是被这个现实抛弃在边缘之后,自己都抛弃了自己。想像那些美丽的夕阳一样无声无息的就这么消失在天际。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一份孤独中的关怀,还是精神空虚中的填充。

李钟秀遇到惠美,以为遇到了爱情。殊不知惠美床底常备的避孕套已经表示脱离了低级需求,在这个根本不缺性的年代。精神层次的填充对思想青年来说尤其重要。而钟秀在惠美出去旅游的期间,经常对惠美有性幻想,也道出了对爱情的认真和渴望。这个世界很容易遇到爱,很容易遇到性,难得是理解。

韩国电影燃烧剧情介绍 韩国电影燃烧的简介

1、《燃烧》剧情简介:在一次送货的过程中,年轻的邮差钟秀(刘亚仁饰)被正在人行道上做促销活动的惠美(全钟淑饰)所散发的魅力所吸引,这个年轻女孩之前曾住在与他相同的街区。在前往非洲旅行之前,她请求钟秀照顾她的猫咪。旅行回来后,惠美向他介绍了本(史蒂文·元饰),一个她在旅途上认识的神秘男人。

2、《燃烧》是由李沧东执导,刘亚仁、史蒂文·元、全钟淑联合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于2018年5月16日在戛纳电影节首映。

解读超越村上春树原著的韩国高分电影-《燃烧》

村上春树早期在短篇小说集《萤》中有那么个故事,叫做《烧仓房》。和他的早期作品一样,都是看起来有头无尾的离奇故事。

因为《萤》中的故事大多都是这种风格,这篇小说也就没有那么引人注目。但是韩国导演将这部小说改编成了电影《燃烧》,着实令人惊艳。但是因为节奏太慢,以及内涵比较隐晦很多人表示没有完全看懂。在此,我就为各位讲讲自己的见解。

《燃烧》以一种完全生活化的场景切入,男主钟秀是一个有些自卑又懦弱的普通人,在另一方面讲,他是个生活上的输家。有一天,他遇到了同样是生活输家的女主海美。

海美一下子认出了曾是邻居的钟秀,拉着他一起喝酒,向他表演哑剧。在这里,哑剧是一个重要的信息。

海美所表现的哑剧和原著中一样,名为吃橘子。就是假装旁边有个橘子,一点点的剥开,然后塞进嘴里进行咀嚼。海美对钟秀说,吃橘子的要领只需要忘掉这里没有橘子,真正重要的是你要渴望吃橘子,会真的觉得好吃。

这句话其实也是整个电影的主题,电影用一种亦真亦幻的方式,隐晦的分为表主题和里主题。表主题无外乎是人性与社会,这两个韩国电影中常见的主题。里主题则是隐藏在这其中的根源,也就是现实即是虚幻,欲望即是存在。在整个电影中有很多看似互相矛盾的地方,其实都在阐述着里主题。

钟秀跟着海美回家这一幕就有很多的伏笔。这些伏笔也都和里主题密切相关。

首先是猫。

海美拜托钟秀帮她喂猫,因为她要去非洲旅行。海美跟他说,她家的猫叫锅炉,很怕人,有陌生人一定不会出来。钟秀怀疑海美并没有猫,海美却说不会让他每天都来喂不存在的事物。

但是在钟秀每天喂猫的时候,却从来没有见到过锅炉。唯一能够证明锅炉存在的只是空猫盆和猫屎。之后海美消失,钟秀去找她的邻居问的时候,邻居说我们这里不允许养猫的,根本没有猫。

在帮本找猫的时候,他小心的叫那只从不亲近人的猫锅炉,那只猫就靠近了他。这让钟秀对本的怀疑更深了。但是在之前本的家中,那只猫出现的时候并不怕人,和锅盔看到陌生人一定不会出来的设定完全相反。

所以,究竟海美家有没有一只叫锅盔的猫呢?本的猫是不是海美的猫?这些都是没有进行直接解释。

然后是光。

海美说自家窗户向北,每天只有对面塔反射的光才能进来,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这个阳光,阳光对于她很难得。而在钟秀和海美在做爱时,钟秀看到了那一瞬而过的阳光。在这里,阳光可以解读为两个人都是彼此生命中的一道光芒。

但是之后钟秀每天都来海美家,没事的时候就对着塔撸一发。在他的角度看塔,会发现塔上反光部位和角度根本不会将光投到屋里。

因此钟秀所见的光是真实还是想象的?海美生命中是否出现过光?这些也都没有明确答案。

之后是海美和钟秀过去的关系。

海美和钟秀做爱前,她说两个人在中学时基本上没说过话,除了钟秀说她很丑外。在这里透露出的信息是,海美和钟秀曾经并不是好朋友,两个人再相遇只是因为心灵的孤寂,而不是过去的友谊。

换句话说,海美和钟秀都没有什么朋友,两个人都是漂泊在城市中的孤单者。所以在相遇后才会产生共鸣,让过去可以算作只是认识的人结合在一起。

但是海美之后提到,钟秀曾经救过她一命。可钟秀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这件事曾经发生过。

这就与后面钟秀不断去寻找海美到底小时候有没有掉下井的记忆有关系。如果海美掉下去过,那么自己救她一命这个事实就存在。但海美的母亲说她家没有井,钟秀的母亲却说她家有过井。这也是亦真亦假的事实。

最后在做爱时,海美熟练地抽出了床下的柜子拿出了安全套。这个动作似乎在展示海美的生活很开放,她经常带人回家。

之后,海美前往非洲,钟秀搬回了老房子。在这里开始穿插着原著中并没有的,钟秀父亲惹上官司的事件。看似这段故事有些多余,但其实代表着不同时期钟秀对于法律和整个社会的看法。

在最初,钟秀相信法律,相信整个社会。他写请愿书,找律师,想要帮助父亲脱离法律的制裁。因为他的父亲是个好人,只是脾气暴躁了些。

随着他的父亲一次次的上法庭,不被谅解,也不愿意认错。最终法律狠狠地判处了他。钟秀也对整个社会的规则与法律彻底失望,导致他最后的过激行为。

在海美从非洲回来时,带来了个住在江南区的高帅富本。钟秀虽然很吃醋,但是他也知道自己怎么也比不上高帅富,只能默默祝福。他不明白各方面都很完美的本为什么会喜欢海美。海美告诉他,因为本觉得她有意思。

关于本,也有许多的伏笔。比如在他们吃肥肠火锅的时候,本说自己从来不哭,也不知道哭是种什么感觉。在这里就为他的反社会人格做了铺垫。

之后本提到了自己为自己祭祀,说明他本身是很在意祭祀这个形式,也为他的动机做了解释。

在本朋友的聚会中,海美不断地说着旅行见闻,本的朋友把她当作笑料,而他装作很有兴趣的听却控制不住的打哈欠。说明本其实并不觉得海美有意思,他所有的举动都是在装样子。

通过这些细节,将一个反社会连环杀人犯用伏笔的方式侧面勾画的淋漓尽致。

在这部电影中,里主题为虚幻与存在。三个主角都在虚幻中寻找着存在的意义。

海美通过旅行的方式,去拜访非洲的大饥饿者,也就是寻找生命意义之人,来寻找自己的意义。她在本朋友面前跳的舞蹈,以及吸完大麻后在阳光下的裸舞都是部落里大饥饿者的舞蹈。她是一个被社会,被家庭所抛弃的人。因为卡债,被家人赶出家门。没有朋友,没有亲近的人,身无分文。她迷茫而又孤独,成为了本心中理想的塑料大棚。

钟秀迷茫于存在的意义,他天真而又善良,想要寻找真正的现实,却被虚幻所迷惑。他相信社会,相信法律,而又因为父亲的判罚对这些完全失望。虽然是个作家,但也没有写出什么作品。他困惑于生活,困惑于存在,只是浑浑噩噩的过着每一天。

本是个衣食无忧的富二代,不用努力就可以住上上好的房子,开着保时捷。他的内心极度空虚,用祭祀的方式满足自己的空虚,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他所谓的祭祀,就是告诉钟秀的塑料大棚。而所谓的塑料大棚其实是像海美那样社会地位低微,被孤立的女人。她们如同被废气在田野上的大棚,没人关心,没人在乎,本身就是在自我毁灭。放一把火,只是加速她们的毁灭。

在《燃烧》中,真正的着火只有三次。第一次是钟秀用打火机点燃了一个废弃的塑料大棚。因为他对本所说的,”我要烧的塑料大棚离你非常近“,这句话非常在意。

钟秀每天都魂不守舍的骑着车寻找着自己家附近的大棚,他甚至觉得本是在暗示他,让他去烧掉塑料大棚。但当大棚上的塑料被点燃的时候,胆小又守法的钟秀还是扑灭了它。

这个时候的钟秀对法律和社会规则依旧抱有希望,并被约束着行为。在父亲被判决后,他彻底的对这些绝望,真正的释放了内心的怒火,进行了彻底的燃烧。

初次外,还有钟秀梦中自己面对着燃烧的塑料大棚片段,这些来自于他对焚烧母亲用品的记忆。证明他的内心其实也充满了渴望。本的出现,点燃了他内心中沉寂的欲望。

燃烧不仅是毁灭,更是新生,像是一个仪式。这个仪式对于本而言是祭祀。对于钟秀而言是告别。

第一次钟秀焚烧母亲的用品,是童年和母亲告别。结尾处的燃烧,是他向自己进行告别。

除了这些之外,《燃烧》这部电影还有着对社会的反思。那就是在这个物质与金钱至上的社会中,人的感情该如何依托。海美是因为卡债而被家人所抛弃,钟秀的母亲也是因为卡债而抛弃了他。通过电视新闻,以及路人聊天也可以听到,人们对于卡债的恐慌,以及对现在这个社会金钱至上的不安。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非常值得细细品味的慢节奏电影。也是少数比原著更为精彩的电影。在村上春树的原著中,烧谷仓一方面指代的是连环杀人犯对被社会孤立的女人下手,一方面是指当代人精神世界的空虚。

在《燃烧》这部电影中,导演将主题进行了延展。连环杀手杀人只是表面上的情节,更多亦真亦幻的现实,在看似矛盾中寻找着存在的价值。

只需要忘掉这里没有橘子,真正重要的是你要渴望吃橘子,会真的觉得好吃。

这句听起来很拗口,实际上却与幻觉差不多。

欲望即为存在。

韩国电影燃烧影评深度解读

韩国电影《燃烧》影评深度解读如下:

第一阶段,男主人公出场,在都市邂逅小时候的乡下姑娘,两人产生爱。这两个人都不是社会的主流分子,小伙子文艺院校毕业后,立志写小说,但不知道写什么,没有正规工作,偶尔给商场送货挣点小钱。

在批判现实的同时,《燃烧》这部电影也阐述了人之于他人的意义。在这个人人渴望自我实现,又充满孤独的世界上,有人幸运,有人不幸。人靠爱实现连接,又往往因爱而彼此伤害。整部影片的镜头一般在乡下,一半在都市,乡下的镜头有诗意感,光线总是有些暗淡。

但主人公的内心其实没那么暗淡。关键时刻,他在沉默中爆发,复仇后他写起了小说,内心还保留着光。内心堵塞时,我们可以在影片中看到,小伙子常在昏暗的乡间奔跑,但跑不出命运的安排。

总体来说,《燃烧》可从多角度理解,既是一个爱的故事,也是一个失去和不懈寻找自身的故事,是社会分化而无法从内部弥合的故事,是对青春之爱和生命冲动的肯定,也是对社会剧烈变迁的控诉。

每个人由于经历的不同都能在影片里找到相应的触点,无论是在乡下还是在都市,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或被遗弃,无论是过光鲜的生活还是在生活的漩涡中苦苦挣扎。跳出来看,人生的饥饿没有根本的不同。不同的只是,每个人由于人生起点的不同而成长经历迥异。

《燃烧》的介绍

《燃烧》是由李沧东执导,刘亚仁、史蒂文·元、全钟淑联合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于2018年5月16日在戛纳电影节首映。

李沧东《燃烧》

在戛纳电影节上看到这部韩国电影燃烧,其改编自村上春树的原著小说《烧仓房》。这部电影我看完以后觉得它深度已经不亚于文学了。我之所以讲这部电影已经不亚于文学,是因为李沧东把生活在现当代思想青年的通病,剥离的很干净,让你看到里面已经坏死的骨头。

电影里展现了一起离奇的犯罪,和当代青年的三种不同的色彩人生。首先来说三个人物大概的性格特征。

李钟秀:有着分崩离析的破碎家庭,有着虚无不实的写作梦,还有刚出学校的那份天真与稚气。为父母之间的恩怨奔波着,为自己向往的爱情维护着。当现实压力摆在他面前的时候。除了不甘的妥协,还有着和ben相比较之下,抱怨命运的不公之外,只能感叹现在的年轻人中,有太多的“盖茨比”。

女主申惠美:典型的属于这个时代的大多数文艺女性的色彩,有一颗探知肉体与精神空虚的心却背负着巨额债务,来支撑自己的物欲法则,和肉体宝典。表面活的天真烂漫,又在内心里感觉是被这个现实抛弃在边缘之后,自己都抛弃了自己。想像那些美丽的夕阳一样无声无息的就这么消失在天际。不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一份孤独中的关怀,还是精神空虚中的填充

李钟秀遇到惠美,以为遇到了爱情。殊不知惠美床底常备的避孕套已经表示脱离了低级需求,在这个根本不缺性的年代。精神层次的填充对思想青年来说尤其重要。而钟秀在惠美出去旅游的期间,经常对惠美有性幻想,也道出了对爱情的认真和渴望。这个世界很容易遇到爱,很容易遇到性,难得是理解。

随即惠美在对肉体和精神饥饿的探索旅途中碰见了觉得志同道合的ben

感受到了孤独中的关怀,和精神饥饿上的填充(单方面),惠美在肥肠锅店外面,钟秀和ben的车辆之间,犹豫的做了抉择。固有自知之明的钟秀也黯然退场。

惠美和ben去找钟秀,在夕阳面前,当着两人的面,脱光了上衣翩翩起舞。ben心里很清楚惠美想要什么,能给什么。而钟秀懂不了,也给不了。所以在被钟秀形容成妓女之后,决然的做了第二次抉择。

ben跟钟秀在房间外面聊了几句,说自己喜欢烧塑料棚(杀人)以求取空虚内心的填充,天真的钟秀甚至在接下来的几天内专门去检查塑料棚。而同他不能理解ben是"盖茨比"一样,也想尝试去理解ben的快乐,去烧塑料棚。在塑料棚燃烧起来的瞬间马上扑灭,否定了自己理解的欲望。

在惠美消失之后(被ben杀害),钟秀发了疯一样的寻找惠美。和寻找惠美的那口无实之井,也想去理解惠美的在井底的心情会是怎样。

钟秀和ben是处在两个不同阶级,和两个不同世界的人。在三人之间,ben有着绝对的主导权,所以洗手间里的柜子里面存放着诸多“塑料棚”曾经存在的证明。ben知道他们的通病也能掌握他们的软肋。当钟秀在二次在聚会上看见ben打哈欠的时候才恍然大悟。

处于社会底层的钟秀无法理解这个样子的世界,对惠美做了最后一次性幻想。随即准备对ben的审判。

电影结尾处,ben拿着象征着入殓师的黑色化妆盒,给另外一个“塑料棚”化妆。而被当作祭祀品的对象,脸上流露出解脱又恐惧的表情。很好的诠释了这些现代所谓的思想青年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却没有一个吐露心声之人来分享。随即藏于内心,产生越来越多的愤慨。渐渐被这个世界疏而远之,苦于现实和理想国度巨大落差却无能为力的任人宰割。

如此优越的仪式感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看过的一部美国精神病人的电影,片中同样光鲜亮丽的华尔街金领。白天金玉其外,好似一表人才。在自己的另一个象征精神的世界中又是如此的肮脏不堪,却又仪式感十足。

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有着优越感的精神思想却没有主动选择的权利,当选择来找你时,就会毫不犹豫的投向它,哪怕是豺狼虎豹。

很久以前当我跟朋友讨论七宗罪时,我支持凯文·史派西“既然这个世界如此肮脏,那就由我来执行这个清洗的使命”。朋友讲一句,“那是谁给了他剥夺别人生命的权利”。我一时无法反驳他,也不想反驳自己,于是不了了之。直到燃烧,李沧东给了我另一个答案,“它们好像本来就,安静的在那里,等着我去烧掉它们”。

ben给每一个废弃的“塑料棚”一丝最后的尊严。哪怕你以为已经被这个世界抛弃,我也会让你消失的像天际孤独的夕阳那样美丽。分歧点就在于这里。是解救对方,还是解救自己内心的欲望。是清洗这个腐败的世界,还是清洗自己肮脏的人格。就像哈姆雷特一样,也是一个问题。

标签:#韩国电影燃烧有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