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十大经典动画片
如下:
1、《幻想曲》
迪斯尼公司制作发行的《幻想曲》是大屏幕动画史上的里程碑,在这个恢宏巨大的电影中,迪斯尼公司首次把焦点聚集在音乐而非故事内容上,将七个风格不同却相融贯通的音乐片段用不同形式的动画内容来表现出来,使它成为一场视听音乐会。
2、《小鹿斑比》
这是一部影响了很多动画人的电影,说它伟大,并不仅仅因为这样一部内容温情、画面精良的作品出自迪斯尼王朝最为光辉的那个时期,而是因为直至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这部上世纪60年的作品时,仍然会被影片出色的绘画水平和流畅的故事情节吸引感动。
这部动画片是完全拍摄给小朋友的,它非常完美地把现实中人们所会面对的困难融合进一部给孩童看的电影中去。影片对森林的和谐气氛与动物们的善良本性描写得十分深入,故事里藉由可爱的动物们温馨的扶持与相处,展现了纯真童心及处处有爱的寓意。
3、《圣诞夜惊魂》
《圣诞夜惊魂》是对圣诞节这样一个传统节日睿智的讽刺。故事里面,万圣节城的领导者杰克接管了圣诞节,好心为人们制造欢乐。
他按照圣诞节的传统分发礼物———各种怪异的可怕玩具,却引起人们的极大恐慌。虽然该片没有任何传统圣诞题材中的白雪和许愿袜,但《圣诞夜惊魂》独树一帜,被誉为是一场人类幻想的狂欢会。
4、《美女与野兽》
《美女与野兽》是影史至今唯一一部曾经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动画片。为什么这部影片会得到如此青睐?答案很难用简单的几句话来概括。
用“难以抗拒”来形容这部影片再合适不过,因为影片的结构框架和动画所带来的屏幕张力甚至超过了绝大多数非动画类的剧情电影。这部影片代表了创作艺术和电影配乐的高水准,并且为在此之后的动画类电影竖立了标尺。
5、《钢铁巨人》
《钢铁巨人》生动地描述了一个简单而又打动人心的故事。这部影片并没有让人倍感神奇的动画效果,但这部影片却当之无愧地占有好莱坞动画史上非常重要的地位,原因很难用简单的词汇来形容,只能用这样的话语来描述观感:它是一部不停攫取内心深处来探寻我们最纯真一面的电影。
电影里没有歌声,没有万事皆通的神奇角色———《钢铁巨人》是一个让人倍感欣慰的冒险故事,让人们重新审视动画电影,拥有新的期望。
6、《怪物史莱克》
颠覆童话传统的《怪物史莱克》用诙谐的语言和夸张的幽默吸引了观众,当然也不能忽视出色的动画制作———整部片子细节处理得细致入微,图像色泽饱满,给人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作为一部大人最喜欢的动画片,《怪物史莱克》系列正造就一个新的票房神话。
7、《阿凡达》
作为全球电影票房第二名的榜眼大作,自然是电影爱好者们不容错过的佳作。本片由传奇导演詹姆斯.卡梅伦执导,历时四年拍摄完成,电影使用的特效技术在当时甚至现在都是绝对顶尖的,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美轮美奂的环境场景。
8、《狮子王》
无论是那气势磅礴的非洲景象,逼真的角色性格塑造,还是动人的背景音乐,《狮子王》的制作水平都当之无愧地代表了手工绘画动画电影的顶峰。
《狮子王》被人们记忆犹新,其原因是它并不是基于一个美丽的童话或者一个简单的孩子的电影。电影里没有讲述"爱是万能"或者教育孩子如何努力来让事情变得更好。
9、《谁陷害了兔子罗杰》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是一部真人和动画相结合的影片。这部影片中有大量经典的卡通人物登场,结合真人,幕后杰出的动画设计师们通过《谁陷害了兔子罗杰》而衍生了全新的动画技术:用全新的光影技术创造更为逼真的动画以及三维效果,大量的移动镜头以减少乏味的静止环境影像,努力使得卡通与真人在现实世界完美地结合。在此之后便有更多的真人卡通影片纷纷面世,包括刚刚上映不久的《加菲猫》。
10、《玩具总动员》
你或许对动画没有什么兴趣,但你一定应该知道《玩具总动员》是历史上第一部全长度由电脑技术制作的3D动画长片。
该片在2003年被网上影评协会评为百部电影史上最佳动画片的第一名。我们至今仍可以想象到,当《玩具总动员》的全三维逼真影像出现在大屏幕上时,观众惊喜的表情,说《玩具总动员》一片开创了电脑动画时代一点不为过。
整部片子充满了制作人睿智的灵感,抛开让人们目瞪口呆的动画效果,整个故事诙谐幽默,温馨而带有对生活的启迪,赢得了每一名观众的心灵和感知,《玩具总动员》也因此成为影史经典。
美洲儿童电影的发展过程?
世界电影的产生和发展
(一)十九世纪30年代,电影开始了它的诞生前的技术准备期,也叫做发明期。
早在1829年,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现:当一个物体在人的眼前消失后,该物体的形象还会在人的视网膜上滞留一段时间,这一发现,被称之为“视象暂留原理”。普拉多根据此原理于1832年发明了“诡盘”。“诡盘”能使被描画在锯齿形的硬纸盘上的画片因运动而活动起来,而且能使视觉上产生的活动画面分解为各种不同的形象。“诡盘”的出现,标志着电影的发明进入到了科学实验阶段。1834年,美国人霍尔纳的“活动视盘”试验成功;1853年,奥地利的冯乌却梯奥斯将军在上述的发明基础上,运用幻灯,放映了原始的动画片。
摄影技术的改进,是电影得以诞生的重要前提,也可以认为摄影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发明提供了必备条件。早在1826年,法国的W尼埃普斯成功地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窗外的景”,曝光时间8小时。而在初期的银板照相出现以后,一张照片缩短至30分钟左右,由于感光材料的不断更新使用,摄影的时间也在不断缩短。1840年拍摄一张照片仅需20分钟,1851年,湿性珂珞酊底版制成后,摄影速度就缩短到了1秒,这时候 “运动照片”的拍摄已经在克劳黛特、杜波斯克等人的实验拍摄中获得成功。1872年至1878年,美国旧金山的摄影师爱德华慕布里奇用24架照相机拍摄飞腾的奔马的分解动作组照,经过长达六年多的无数次拍摄实验终于成功,接着他又在幻灯上放映成功。即在银幕上看到了骏马的奔跑,受此启发,1882年,法国生理学家马莱改进了连续摄影方法,试制成功了“摄影枪”,并在另一位发明家强森制造的 “转动摄影器”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活动底片连续摄影机”,1888年9月,他把利用软盘胶片拍下的活动照片献给了法国科学院。
在1888-1895年期间,法、美、英、德、比利时、瑞典等国都有拍摄影像和放映的试验。1888年,法国人雷诺试制了 “光学影戏机”,用此机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1889年,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发明了电影留影机后,又经过5年的实验后,发明了电影视镜。他将摄制的胶片影像在纽约公映,轰动了美国。但他的电影视镜每次仅能供一人观赏,一次放几十英尺的胶片,内容是跑马、舞蹈表演等。他的电影视镜是利用胶片的连续转动,造成活动的幻觉,可以说最原始的电影发明应该是属爱迪生的。他的电影视镜传到我国后被称之为 “西洋镜”。
1895年,法国的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爱迪生的 “电影视镜”和他们自己研制的 “连续摄影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活动电影机”。“活动电影机”有摄影、放映和洗印等三种主要功能。它以每秒16画格的速度拍摄和放映影片,图像清晰稳定。1895年3月22日,他们在巴黎法国科技大会上首放影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获得成功。同年12月28日,他们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正式向社会公映了他们自己摄制的一批纪实短片,有《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工厂的大门》等12部影片。卢米埃尔兄弟是第一个利用银幕进行投射式放映电影的人。史学家们认为,卢米埃尔兄弟所拍摄和放映已经脱离了实验阶段,因此,他们把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为电影诞生之时,卢米埃尔兄弟自然当之无愧地成为 “电影之父”。
(二)1896-1912年,电影从幼年期迅速成为一种艺术
早期的电影,还没有脱离刚刚诞生的痕迹,它以杂耍和魔幻术的姿态,使人们感到新奇。从《火车到站》、《膝行的人》到《水龙出动》、《水龙救火》、《扑灭大火》、《拯救遭难者》等影片,卢米埃尔创造了最早的新闻片、旅游片、纪录片、喜剧片等影片样式。卢米埃尔电影最突出的特点是纪实性,它直接拍摄真实的生活,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成为写实自然主义电影风格的开路先锋,形成了电影的纪实性传统。卢米埃尔的生活纪实短片在持续放映了一年半时间以后,人们的兴趣就在明显的减弱,以至最后再也无人问津了,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局限和自然主义的局限造成的。但刚起步的困境,并没有影响电影的大势所趋,另一位法国电影先驱乔治梅里爱应时而出,他使电影从一种纪实性的“活动照相”(亦称运动画面)导向了艺术电影,为电影的发展作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贡献。
作为机械师,梅里爱制造了一整套机关、机器和舞台道具;作为画家,他制造了无数个布景和服装;作为魔术师,梅里爱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许多新的特技;作为作家,他不断创造出新的剧本;作为演员,他是他节目中的重要角色;作为导演,他懂得怎样设计和调动一个小剧团。乔治萨杜尔在《世界电影史》中说:“梅里爱天才的特征,在于有系统地将绝大多数戏剧上的方法如剧本、演员、服装、化妆、布景、机关装置以场景的化分等等,应用电影上来。”他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经验,直到今天还以各种形式保留在电影中。
梅里爱以照相的特技代替了舞台上的机械装置,同样,由于无声电影的需要,梅里爱也特为演员们发明了一种新的演技。这种演技虽和哑剧的演技有所不同,但着重夸张,突出手势,因为它非常注意动作,而对面部表情极不重视。影片《灰姑娘》是梅里爱戏剧电影的代表作,这部取材于欧洲著名童话故事的影片,巧妙地运用了诸种特技手法,把南瓜变成车子;把老鼠变成了马车夫,对于特技摄影的开创性运用,是梅里爱对于电影的又一个贡献。
1902年,梅里爱根据儒勒凡尔纳和HG威尔斯的两部有名科幻小说编导了著名的科学幻片《月球旅行记》。这是他的高峰作,在电影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影片描述了一群身着星相家服装的天文学家到月球上去旅行的奇幻故事。他们来到一座奇怪的机器制造厂,一些漂亮的女海员搬来一个大炮弹状的飞行器,当天文学家坐进去后,他们被反射到了月球。天文学家们从飞行器里出来,欣赏了月球火山口附近平原的奇妙风光;他们还受到了由美女扮演的星神们的欢迎。天黑以后,他们从梦中被冻醒,就钻进了一个大洞窟里,在里面看到了月亮神、巨型蘑菇和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几经危险周折,他们又乘炮弹飞行器飞回地球,经过海底奇异的旅行,在一座雕像的揭幕典礼中结束。梅里爱对电影艺术的贡献,使电影在成为一门独立的影像视听艺术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在这一时期,不能不提到的是拍摄了《火车大劫案》的鲍特。鲍特在《火车大劫案》中第一次用14个场景来构成一部电影,而在此之前的梅里爱的影片都是从头到尾一个镜头。《火车大劫案》第一次使用多场景来构成电影(严格说来它还不算真正的电影,因为那时候没有镜头变化)。鲍特的影片里有了特写,电影史上很有名的镜头就是让手枪对着观众,在影片里已经初步尝试,但是,对这种镜头的美学功能,它的作用还根本没有任何有意识的认识,所以这只是一种自发的开始走向电影艺术的一个阶段。
在无声电影阶段,对电影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是美国的格里菲斯、卓别林和苏联的爱森斯坦。
1908年,大卫格里菲斯加入了爱迪生公司,一开始时当演员,后来当导演。从1908年到1912年间,他共导演了大约四百部影片。在《孤独的别墅》中,他创造了“平行蒙太奇”,标志着电影已完全摆脱了舞台剧的束缚,电影的时空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这时期美国出现的布赖顿学派对电影艺术的发展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布赖顿学派的代表威廉保罗在《彼卡德里马戏团的摩托车表演》中成功运用了移动摄影。威廉逊还在《中国教会被焚化》首次成功使用了追逐和救援的戏剧式场面,以划分两头的交切手法造成剧情的渐次紧张,给其后的惊险片特别是美国的 “西部片”开了先河。布赖顿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GA史密士在《祖母的放大镜》和《望远镜中的景象》中,同一场景交替使用了最初的真正的蒙太奇形式,特写和远景相结合手法的交替使用对电影语言的开拓与应用作出了贡献。此外,布赖顿学派的柯林斯和哈桥梁尔分别拍摄了《矿工的生活》与《煤矿爆炸惨案》、《囚犯的越狱》等真正描写现实生活的影片。这一时期,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座电影城的法国万森市,被誉为“世界电影首都”,拥有“百代”“高蒙”两大电影制片公司。1903至 1909年也因而被称为世界电影史的“百代时期”。
1908年,世界上第二座影城——好莱坞也在拍摄《基度山伯爵》时初具雏形。其时,只不过是摄影师汤马斯伯森斯和导演弗兰西斯鲍格斯共同搭建的一个小小的摄影棚,直到1913年才形成规模。
(三)1913-1926年,无声电影走向成熟
梅里爱在完成他第430部影片之后,于1913年退出影坛,最后惨死在街头。一代巨匠在为电影艺术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之后,就这样靠别了世界。梅里爱的衰落和好莱坞的兴起,标志着电影已告别了它的幼年时期,而进入了成熟期阶段。
格里菲斯在1915年以艺术家的勇气拍摄出了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无声片《一个国家的诞生》,在1916年又拍摄了《党同伐异》。这两部被誉为电影艺术的典基之作,标志着电影成为艺术的起始,是美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是当时电影水平的最高境界,也是世界电影史上的两部经典之作。
格里菲斯的不朽功绩是突破了梅里爱时期戏剧电影若干陈旧的陋习。作为第一人,在拍片时,他让摄影机移动起来,极大地丰富了电影语言,开创性地使用了“特写”、“圈入”和“切”的手法,又使蒙太奇成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接手段。在梅里爱的特技摄影和英国布赖顿学派对蒙太奇的早期发现的基础上,格里菲斯创造了平行蒙太奇的交替蒙太奇。在《一个国家的诞生》里,他充分运用了他发展的特技和蒙太奇语言,影片集中体现了当时欧美电影艺术探索的成果。这部影片在广阔宏伟的历史场景中,较好地发挥了电影艺术时空的跳跃自如的特性,同时体现了蒙太奇多线对比、交替的作用。全片由一千多个镜头组接而成,不同景别的转换使用,灵活多变的摄影技巧,是格里菲斯在电影史上的大胆创造。在影片中,近景及特写等不同景别的组合运用,和谐、变换,各得其所。如大远景,他用来表现两军对峙交火的战争场面;特写,他用来表现人物的细部动作。在拍摄三K党信马飞驰的场面时,格里菲斯将摄影机安装在卡车上,追逐奔马进行跟拍,取得了紧张、逼真、生动别致的画面效果。一年后的《党同伐异》也是标志格里菲斯毕生成就的影片,冲破了古典戏剧的“三一律”限制,创造了开拓银幕时间、空间的“多元律”。影片将不同时代的事件加以排比和集中,极大地丰富了电影语言,又丰富并发展了平行蒙太奇语言。这部精典巨作,以其疏密相间的节奏,溢彩流光的画面,移动摄影的美感,宏伟开阔的大胆构思,在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促进了电影艺术的发展。
这一时期,电影成为艺术已有公论;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电影已经成为一种企业,电影到此时才有了真正的艺术作品。美国喜剧电影大师查尔斯卓别林,也是无声电影时期杰出的电影艺术家。1914年,编导了第一部影片《二十分钟的爱情》。接着,《阵雨之间》又问世,在这部影片中,第一次出现了流浪的夏尔洛的形象。1917年的《安乐街》里,夏尔洛形象显示了逼人的光辉。《夏尔洛从军记》一片标志着卓别林表演艺术的成熟。1919年,他自己集资建厂,成了好莱坞第一个真正独立制片的艺术家。20年代,他拍摄了一批以《淘金记》为代表的著名影片。卓别林一生有80部喜剧电影作品,其中《王子寻仙记》、《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摩登时代》和《淘金记》等代表作具有永久魅力。卓别林电影的最大特色是: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和尖锐的讽刺性及雅俗共赏的大众化特色。萨杜尔先生对其作品作了如下评论:“卓别林的影片是唯一能为贫苦阶级和最幼稚的群众所欣赏。同时又能为水准最高的观众和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所欣赏的影片”。
苏联的著名电影大师谢盖爱森斯坦是无声电影时期为蒙太奇理论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举世瞩目的重要贡献的杰出代表。 1924年,他导演了第一部影片《罢工》,创造性地使用了杂耍蒙太奇,把沙俄军警屠杀工人镜头和屠杀牲畜的镜头组接在一起,使之交替出现,造成了怵目惊心的隐喻。1905年,他导演了世界电影史上最杰出的史诗式的无声片《战舰波将金号》,成功地在影片里表现了俄国1905年革命。该片曾多次在国际电影评选中获奖。影片中著名的敖德萨阶梯的场面、段落,已成为影响几代电影艺术家的经典性范例。1927年,他还导演了《十月》。 爱森斯坦的贡献在于对蒙太奇理论地阐述和艺术实践,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美学体系。爱森斯坦的艺术特点在于将格里菲斯创造的平行蒙太奇技巧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善于运用特写表现事物的内涵;利用镜头的交切形成蒙太奇节奏,揭示人物的内在情绪;充分发挥了蒙太奇的隐喻功能 ,形成“诗电影”的传统。
(四)1927-1945年,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走向成熟
1927年是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爵士歌王》影片的诞生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同时也是电影走向成熟期的标志。声音使电影由单纯的视觉艺术,发展成视听结合的银幕艺术,实现了电影史上的一次革命,极大发展了电影的本性,为电影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有声电影从问世到推广,大约用了五、六年的时间,原因有认识上的、经济上的和技术上的。特别是一批有名的电影艺术家,留恋无声电影时期的美学原则,过多挑剔了刚问世的有声电影的一些弱点。但是,随着电影艺术家对声音控制运用能力的增强,以及录音设备、技术条件的改善,有声电影才得以正常的发展。
声音进入电影之后,蒙太奇不仅是画面组合,同时也扩展至声画的对位或对立,因而丰富了蒙太奇的内涵手段。有声电影取代无声电影,是符合电影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也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因为有声电影的诞生标志着电影走向艺术真正发达的时期。1933年以后,由于技术的进步,电影制作中同期录音得以改为后期录音,电影摄影又变得灵活而富有生气了。同时,蒙太奇理论和手法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苏联电影大师普多夫金在拍摄《逃兵》一片时,就曾用声画对位和对立的配音方法来加强影片效果,使观众耳目一新。
1935年,马摩里安摄制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浮华世界》。彩色胶片的发明,使得电影艺术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声音和色彩促使电影更趋近于自然。有的电影创作家,在一部影片中交替使用彩色片和黑白片,因而收到了特殊的艺术效果。
彩色电影的问世,标志着电影从诞生发展达到了完善成熟的发展时期,从此电影艺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五)1946-1959年,电影艺术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世界电影呈现多头并进的曲折发展时期。美国电影在战后一段时间里,在世界各地受到了冷遇;战后的苏联及其东欧国家形成四足一方,大体沿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传统轨道缓慢发展。艺术创作受教条主义和庸俗社会学的影响,少有突破和进展。这一时期,苏联的一些电影工作者拍摄出了一批有感情冲击力的战争片和有一定形象感染力的人物传记片。如《青年近卫军》、《攻克柏林》、《易北河会师》、《米丘林》、《茹科夫斯基》、《海军上将乌沙科夫》。在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电影在"解冻文学"的思潮影响下,开始走出僵化的模式。继1957年卡拉托卓夫《雁南飞》以后,苏联电影便出现了再度大发展的局面。西欧的电影大国,如英、法、德、意,构成当时四足并立的另一极。战争留下的阴影和经济困难的制约,西方电影进入特殊的时期,在困难和对手挑战下,不仅没有委缩,反而刺激了西欧现实主义电影的繁荣发展。在东方,主要是日本、中国、印度的电影出现了长足的新发展,并先后进入了世界大国之列。日本电影在东方起步较早,二战期间日本电影步入歧途,而战后不久便获得新生。尤其在1950年黑泽明的《罗生门》以后,日本电影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印度电影在三十年代开始也有了较好的狭窄的发展。进入本时期后,印度电影因受意大利、法国和苏联电影的影响,逐渐从追求豪华的音乐歌舞片而转向现实。1953年,拉基卡普尔导演的《流浪者》和比麦尔洛埃的《两亩地》等影片标志着印度电影的新面貌。在1955年,印度影片产量达285部,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位。现在,印度电影每年产量多达700部左右,成为世界电影产量第一大国。
这一时期世界电影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是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电影。新现实主义电影中心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电影》杂志反法西斯影评家巴巴罗桑蒂斯和柴蒂尼等。出身于新闻记者和作家的年青导演是他们的响应者,主要包括:德西卡、罗西里尼、维斯康蒂、利萨尼、莫切里尼等。他们要求建立一种现实主义的、大众的和民族的意大利电影。他们的口号是:“还我普通人”;“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去”。他们十分重视作品的真实,尽可能使场景和细节具有照相性的逼真诚,基本上利用外景和实景拍摄;不大注重讲究文法,不强调蒙太奇剪辑;主张启用非职业演员,演员在表演中可以即兴对话。其代表作品主要有:《罗马11时》、《偷自行车的人》、《游击队》、《警察与小偷》、《大地在波动》、《橄榄树下无和平》、《米兰的奇迹》等。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特点是取材大都是意大利的真实生活的纪实性写照。新现实主义电影在五十年代中期衰落,但对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是起到极其重大的作用的。
(六)1960年至今,世界电影从突破创新中走向多样化发展
继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之后,世界电影史上又出现了规模巨大的第三次革新运动。这次电影运动始于法国,自1959年新浪潮兴起,法国电影出现了一条全新的、有效的打破商业电影垄断制片的道路。新浪潮的口号就是不要大明星,打破明星制度,不要花大价钱拍豪华影片,影片要接近生活等等。这股浪潮蔓延到了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出现了新浪潮。“新浪潮”电影运动是一个留下较多实绩,在世界电影发展过程中产生深远影响的电影运动。这次电影运动以反传统为旗帜,以非理性为基本特征,是对戏剧化电影更大的一次冲击。这次电影运动以夏布罗导演的《漂亮的塞尔杰》和《表兄弟》公映起始,特吕弗《四百下》,阿仑雷乃《广岛之恋》在戛纳电影节引起轰动为开端。其电影艺术特征是:影片呈现全新风格、意识流和闪回镜头为一些创作人员常运用的表现手段,情节松散,众多生活事件无逻辑地以无技巧手法编辑在一起,表现人物的潜意识活动,缺乏结构上的完整性。
新浪潮后期影片,现实主义完全被抛弃,影片陷入到狂乱、神秘和颓废的泥坑。其非理性、非情节化的倾向愈演愈烈,导致不久就衰落了,但由于声势浩大,且敢于突破创新,所以,在电影史上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既确立和强化了导演的中心地位,又进一步发掘了电影的特性,丰富了电影的语汇,推动了这一时期电影的全球性的大发展,真正形成了电影题材的多样化、电影样式的丰富化和电影思潮与流派的多样个性化。
这一时期全世界的电影事业出现较大的发展。就连拉丁美洲、远东、阿拉伯世界和黑非洲电影都有了可观的发展,而过去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在世界电影史已占有一席之地,在这段时期,又有了新的发展,智利、古巴、玻利维亚等国电影也有了新的发展。这一时期,香港电影发展到充斥着整个中南亚电影市场,并影响着整个大陆的局面。所以,本时期世界电影已由过去的四足分立并进变成了全球性大发展。
世界电影发展中有两个名词必须要谈,一是好莱坞,一是奥斯卡。
上文谈到1913年好莱坞电影城初具规模,实际上当1908年摄影师汤马斯伯森斯和导演弗兰西斯鲍格斯来到这儿拍摄《基度山伯爵》时,这里还只是美国西海岸洛杉矶郊外的一个小村,这个小村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之所以被称为好莱坞,意即常青的橡树林。
自1913年建立以来,这里聚集着派拉蒙、米高梅、福斯、环球、华纳等大制片公司,支配着影片的生产以及全世界影片的上映和发行,同时,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导演和演员去那里拍片和表演,成为美国繁华的电影城市。
好莱坞是美国电影出品的主要基地,据有人统计,生产的影片可以分为75种类型,其中我们较熟悉的有侦破片、西部片、歌舞片、喜剧片、惊险片、科幻片、抒情片,这些制片公司在电影方面大量投资,使电影事业在美国成为一种大规模的工业,取得了世界电影的霸主地位。
好莱坞摄制的影片完全是以票房价值收入为指导原则,制片人关心的是如何多赚钱,要求“把光打在有钱的地方”,“把镜头对准观众崇拜的面孔”。因此,好莱坞的影片一般都能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这些影片十分讲究戏剧性,编织各种人在各种生活中的各种遭遇,结构紧凑、曲折,人物性格复杂、独特,情节常有误会、巧合;富有传奇、浪漫色彩,具有极大的刺激性和观赏性,能够满足要求娱乐的感官体验和心理需求。
第一部在好莱坞拍摄的电影史根据大仲马的原著改编的无声影片《基督山伯爵》,那是1908年在好莱坞的荒野上搭建的一个简陋的棚子里拍成的。有些人把1913年影城好莱坞的奠基年,这年由派拉蒙公司在好莱坞建立了一个初具规模的摄影棚,并有当时美国东部大导演西帛.地迷尔来此拍摄《通婚着》一片,摄影棚也由此再次扩建,所以人们将这作为好莱坞的诞辰载入史册。
三四十年代是好莱坞的黄金时代,其间推出了不少传世佳作,如《乱世佳人》、《蝴蝶梦》、《魂断蓝桥》以及喜剧大师卓别林的杰作《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这些影片不仅被奉为好莱坞的经典之作,而且也为世界电影史册增添了辉煌的一页;世界观众并由此熟悉了那些在银幕上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的明星:卓别林、鲍嘉、盖博、泰勒、劳伦斯、琼.芳登、英格丽.褒曼等。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畸形发展,好莱坞也受过种种危机,通货膨胀,制片成本大幅度提高,以及电视业的竞争,观众审美观的改变,一度使好莱坞走向低谷。有的公司因此亏损,有些公司干脆搞多种经营,变摄影棚为旅游、展览区。直到70年代,制片商们采用了欧洲的制片人制度,才使好莱坞走出低谷。同时,制片商还引进新的科学技术,创造了立体声、宽银幕等电影形式;有的厂家与电视化敌为友,使好莱坞也跻身于电视界,并由此使影视事业走向繁荣。
至于奥斯卡,众所周知,每年的三四月间,太平洋之滨的美国名称洛杉矶音乐中心影星荟萃,他们在这里参加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举办的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典礼。这一年一度的颁奖盛典,不仅是美国电影界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影坛上的一件令人瞩目的事情。
在美国,最为著名的电影艺术奖由两种,一是外国记者颁发的金球奖,另一种是奥斯卡金像奖。比较而言,金像奖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因为它是美国电影界的最高荣誉,一旦独占鳌头,便马上身价百倍,因此,此项大奖的竞争颇为激烈。
为什么金像奖命名为“奥斯卡”呢?这还得从金像的设计说起:金像的造型本由米高梅公司的美工师塞德里克.吉木斯构思而成,后由青年雕塑家乔治.斯坦利于1928年完成塑像的制作。这尊金像的主体是一个男人站在一盘电影胶片上,手中紧握战士的长剑,身长34.5厘米,重3.45公斤,由铜为主的合金铸成。因塑像呈金色,故称之为金像奖。得名奥斯卡是在1931年,颁发金像奖之时,说来也纯属偶然:当年颁奖前夕,评审委员会的成员在一起评论金像,当时的艺术与科学院的图书管理员玛格丽特.赫里奇仔细地端详了金像后,情不自禁地叫到:“呀!他看上去真象我的叔叔奥斯卡。”于是,艺术与科学院的工作人员便称金像为奥斯卡,这个名称也从此闻名全球了。
奥斯卡金像奖诞生至今已有73多年的历史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美国乃至世界电影事业的飞跃发展。奥斯卡金像奖原定为两年评选一次,自1934年起,扩大到每年一次。最初规模不太大,活动只限于电影界内部,且评选消息只在《洛杉矶时报》上发表,直到1953年,评奖的全过程才第一次通过电视媒介向全国实况转播,同时还增设了一项外国影片金像奖,至此,奥斯卡奖评选成为世界瞩目的一件大事。如今,有了卫星作为传送媒介,奥斯卡金像奖的评选更是家喻户晓。1989年3月30日,在好莱坞举行盛况空前的第61届奥斯卡奖揭晓盛典,主持人当场宣布:世界上有91个国家的十亿观众,包括第一次收看实况转播的前苏联观众通过卫星收看这次颁奖仪式。
总之,从第二次大战结束以来,电影在技术上是相当完善了,在艺术表现方面也是已经成熟了。我国的电影理论家邵牧君在《西方电影史概论》一书中提出,电影在其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大致可以从四个阶段进行研究:
一是形成期(1895年——1927年),从爱迪生、卢米埃尔在美国和法国发明电影之日起,经历了从短片到长片,从单镜头到多镜头剪接,从而形成视觉语言的二十多年历史。
二是发展期(1927年——1945年)。在这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电影获得了声音和色彩,具备了电影艺术的一切必要的表现元素。人们对反对无声电影的经验开始了总结,并且在运用音响和色彩方面,在探索电影形象表现潜力方面都展开了认真的研究和实验。
三是成熟期(1945年至今),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在技术上达到了完善的地步,此后的技术发展不再对艺术表现有重大的影响。电影从此进入了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的阶段,并在同其他艺术的关系上,从过去单纯的摹仿吸收进行到有取有舍的阶段。此外,更值得重视的是,电影这时的不再是单纯的娱乐品,而是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的艺术门类了。
美国第一部动画长片是?
《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英语: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
发行于1937年,是迪士尼首部经典动画长片,也是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改编自欧洲《格林童话》故事版本的《白雪公主》。
该片改编自格林兄弟所写的德国童话故事《白雪公主》,讲述的是一位父母双亡、名为白雪的妙龄公主,为躲避继母邪恶皇后的迫害而逃到森林里,在动物们的帮助下,遇到七个小矮人的故事 。
创作背景:
资金困难
这部电影一共拍摄了三年,迪斯尼是顶着压力来完成这项工作的。而迪斯尼觉得要做到一心两用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即要关心他想象中的新女儿“白雪公主”,也要照顾他刚出生的亲生女儿沙伦·梅。
于是,他很快就离开了家住到制片厂中,表明了他关心的重点所在。在本片的拍摄过程中,除了技术问题外,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短缺。
尽管动画片的拍摄成本非常高,但是迪斯尼不惜花钱也要保证质量。所以,影片的拍摄成本直线上升,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50万美元尽管被投进影片制作中去了,但影片的最后完工仍然是遥遥无期。
巨额贷款
当制片厂的钱花光之后,迪斯尼就请自己的弟弟罗伊向美洲银行贷款,当时美洲银行的一位名叫约瑟夫·罗森堡的董事是一位米老鼠迷,迪斯尼所需要的巨额贷款就是通过他得到的。
但面对迪斯尼不断地要求贷款,罗森堡却感到惊恐,他要求在进一步发放银行贷款前,要先看一看制片厂已经拍摄好的胶片,于是迪斯尼在剪辑好一盘胶片以后,为罗森堡安排了一次非公开的放映。放映结束后,罗森堡非常激动,并立即同意取消对动画片《白雪公主》贷款的限制。
1、 白雪公主的形象原型为20世纪的美国著名女演员珍妮·盖诺。
2、 替白雪公主配音的 Adriana Caselotti 是华特迪士尼公开征求而来的。而小矮人之中的糊涂蛋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配音员,所以华特·迪士尼决定让他在电影里不发一语。
扩展资料:
剧情
白雪公主仍然是婴儿的时候,母后去世,父王再娶。然而,她的继母后并非外内皆美。继母后拥有一面能够回答她问题的魔镜。
每天,继母后都会问魔镜:‘魔镜,魔镜,在国土上,谁是最美?’只要魔镜回答继母后是最美的,白雪公主就幸免于难;然而继母后同时担心白雪公主的美貌有朝一天会被自己优越,于是命她以女佣的装束负责替其每天为堡垒进行清洁;直至一天,魔镜回答继母后国土上还有一位比她更美的女子时,终于燃起了她巨大的怒火。
魔镜道:‘她的嘴唇鲜红如玫瑰,头发乌黑如檀木,皮肤纯白如雪花。’继母后终于知道欲将白雪公主置于死地,于是命猎人携白雪公主到一片翠绿的草地上采花,然后把她杀掉,为使证据确凿,继母后更要求猎人把白雪公主的心脏挖出来并放进盒子内交给她。
然而,猎人见白雪公主如此美丽而无法下手将她杀害,告诉她只要继母后未能夺白雪公主命,就绝对不会罢休,逐命她往树林去逃走,更敦促她永远不要回来。
白雪公主在树林遇见众动物,在它们的帮助下,白雪公主找到了茅屋(七个小矮人之家)。基于七个小矮人忙于工作,白雪公主见他们的家乱七八糟,估计他们大概是没有妈妈,于是决定留下来当他们的妈妈,替他们打扫房子。
随后当白雪公主劳碌完一整天,步上房间去休息,见到七张床,每一张的刻印著名字,包括:万事通,爱生气,开心果,瞌睡虫,害羞鬼,喷嚏精与糊涂蛋;白雪公主快要累死了,就此躺下来睡香了。
七个小矮人回家后,惊见每一扇窗都有灯光,以为有妖怪闯进去,直至揭开皮子看到白雪公主后,一切误会统统化解,七个小矮人举办一个联欢舞会欢迎白雪公主成为家庭的一分子......
在堡垒,继母后站在魔镜面前告知它猎人已经把白雪公主的死亡证据交了给她,魔镜却告诉她白雪公主仍然在世,并居住在七个小矮人的茅屋家里,她手持的只是猪的心脏。继母后被骗,气愤难当逐走到地窖展开向白雪公主复仇的计划。
她进行实验泡制了一种魔药让自己化身成为一名老妇人,更制作了一个毒苹果,给白雪公主吃,让她永久处于死亡型态的睡眠状态,更让七个小矮人以为她真的死了而会把她活埋;(要解除魔咒(脱离死亡型式的睡眠状态),只有真正的爱情初吻方能做到)。
继母后不认为这步骤对她构成阻碍与威胁,于是独自一人去到茅屋,趁著七个小矮人到矿场工作时向她下手。在继母后前往七个小矮人的茅屋路途上,跟随在她头上有两只大秃鹰(埋下死亡的伏笔),它们会飞到树上看着一重重将被揭开的序幕......
动物们看见继母后从生果篮中拿出苹果,认定白雪公主处于危险状态。眼见情况不妙,它们一窝蜂啄走继母后及其手持的苹果,却反而被白雪公主驱赶。
继母后想出一个办法,她假扮患上心脏病,成功骗了白雪公主。白雪公主扶她进入茅屋休息,并盛水给她喝,继母后趁着她不为意之时,继续手持毒苹果,脸上挂着一副老奸巨猾的表情,动物们认为事态严重,逐跑到矿场通知七个小矮人,回去拯救白雪公主。
只可惜的是,白雪公主在动物们离开的时候,咬了一口继母后给她的毒苹果,随之而后倒地。继母后眼见实况后,知道奸计得逞而开心不已。
正当她准备回到她的堡垒时却巧遇上狂风暴雨并看见七个小矮人与众动物迎面赶过来,于是朝陡峭高危的悬崖逃走。七个小矮人锲而不舍的跟随者继母后走到悬崖的顶峰。继母后站在悬崖的顶峰却不幸遭一道强大闪电击中而坠崖身亡;七个小矮人返回茅屋经为时已晚......
七个小矮人惊见白雪公主处于一个似死亡的睡眠状态,又束手无策。七个小矮人不忍心将貌美如花的白雪公主埋葬;他们用玻璃与黄金设计了一副灵柩,日以继夜又夜以继日地在旁边守护着她。
一年后,有位英俊潇洒的佛罗里安王子与白雪公主彼此一见钟情,他惊悉白雪公主的死讯也同道赶过来走到她的灵柩前,悲伤的对白雪公主献上道别的一吻。但这一吻却意外地令白雪公主醒了过来,原来佛罗里安王子对他的初吻终于把继母后的魔咒成功解除了。
七个小矮人见白雪公主醒过来后,欣然翩翩起舞,最后佛罗里安王子抱着白雪公主,把她放上马鞍,与七个小矮人道别后,跟随佛罗里安王子前往他的堡垒。从此以后,白雪公主与佛罗里安王子过着幸福快乐美满的生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
小时候看过的一部外国童话电影
是《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s Adwentures in Wonderland),我也看过这部动画片,很有意思,由于爱丽丝的无心上课,看到一只带着怀表的兔子而不小心进入了奇幻的梦乡:奇怪的是杯子会自己倒茶、毛毛虫会吐烟圈也会说话、还有可怕的扑克牌王国等等……这一连串的趣事便不断的发生了。
你到这个网址看看,
童话改编电影有哪些 了解一下
1、《格林兄弟》
《格林兄弟》电影取材于格林兄弟的故事和相关童话,将背景设定在拿破仑侵略德国时期,主要讲述格林兄弟的生活和去魔法森林经历的童话冒险。上映时间为2005年8月26日(美国)。
2、《白雪公主与猎人》
影片改编自《白雪公主》,是2012年鲁伯特·山德斯执导的奇幻冒险电影,由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查理兹·塞隆主演。
3、《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是一部1937年的美国迪斯尼动画电影,该片改编自格林兄弟所写的德国童话故事《白雪公主》,讲述的是一位父母双亡、名为白雪的妙龄公主,为躲避继母邪恶皇后的迫害而逃到森林里,在动物们的帮助下,遇到七个小矮人的故事。
4、《睡美人》
《睡美人》是美国迪斯尼于1959年出品的一部动画电影,影片改编自夏尔·佩罗和格林兄弟版本的童话故事《睡美人》,讲述的是一位名叫爱洛的公主,一出生就受到了黑女巫的诅咒而被交给三位仙女抚养,后因中了诅咒而被王子用真爱之吻救醒的故事。
标签:#美国最早的童话电影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