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汇资讯台
娱乐汇资讯台

野兽家族美剧人物关系,野兽家族美剧人物关系介绍

娱乐汇30

  

  如果自媒体有编年史的话野兽家族美剧人物关系,那咪蒙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凭借《致贱人》、《致low逼》声名鹊起之后,她的文章经常会成为互联网上的一颗炸弹,从让实习生拿外卖,到暗示大学生休学,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

  咪蒙养活野兽家族美剧人物关系了一群人,骂咪蒙又能养活一群人。

  前一阵子,《咪蒙教你如何月薪五万》在喜马拉雅正式上线,售价99喜点(1喜点=1元钱),在这一课程中,咪蒙保证:三年后不涨薪50%,全额退款。

当时我的很多好友表示,这不就是收智商税吗?

  昨天她突然又出现在了微博的热搜榜上,相关话题是“你的朋友圈到底有多少人关注咪蒙”,一时间朋友圈纷纷刷屏,我的微信好友在晒出截图之后,纷纷表示:没想到我的好友里居然有这么多人关注她。

  更有甚者,会在截图下面宣示:谁关注咪蒙,报上名来,我好拉黑你。

  和中医一样,咪蒙快成了朋友间割袍断义、划地绝交的标杆。

  -1-

  为啥说咪蒙的课程不靠谱?

  升职加薪,一直是所有打工者的梦想。咪蒙的这个课程看起来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而且还保证三年之后不涨薪50%,全额退款。看起来非常靠谱,反正你也不担心被骗,毕竟到时候能退款嘛。

  但你仔细琢磨,就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先说个段子:一老中医,出售“包生男孩”的秘方,如果生女孩的话,全额退款,买了秘方的人,生了男孩之后欢天喜地,夸老中医的秘方好使;而生了女孩的家庭,也得到了全额退款,夸老中医言而有信。

  其实生不生男孩都和这秘方没关系,而老中医却稳赚了一半的钱。

  咪蒙的课程也是这样,一般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在工作三年之后,只要不捅大篓子,薪资一般都会增长50%以上,比如你毕业时候月薪3000,三年之后达到4500并不是什么难事,主要这是你自己奋斗的结果,和听不听咪蒙的课程没什么关系。

  当然,肯定会有人买完课程之后,三年真的没能涨薪50%,但有多少人会那么较真,三年之后去为了那百八十块钱申请退款?

  即便真的去退款,你这三年也相当于借给咪蒙一笔无息贷款,人家买个理财产品,赚的收益也都归自己。

  总之,这个课程没多大用,但咪蒙是稳赚不赔的。

  如今咪蒙的课程已经出到了第四期,收听人数逐级减少,说明广大人民群众被忽悠了多年之后终于擦亮了双眼,不会轻易上当了。

  

  -2-

  我们无处安放的优越感

  说完了她这课程,再说说昨天刷屏的“朋友圈里有多少人关注咪蒙”的活动。

  2012年四月,《南方都市报》的“城市周刊专题”率先抛出了鄙视链的概念,这是当今网络社会中反映出的一种自我感觉良好,而瞧不起他人的现象。鄙视像条食物链,是个绕不开的怪圈。在这个怪圈中,每一个人,都在链条的最末端。

  在那篇文章中,各个领域都存在这种向下鄙视的心理,好多人都在鄙视链中寻找恰如其分的位置,一边耻笑着下一级的low,一边反感上一级的装逼嘴脸。

  比如电视剧上,看英剧的鄙视看美剧的,看美剧的鄙视看日剧的,看日剧的鄙视看韩剧的,至于看国产剧的,往往处在最末端。

  在音乐上,听英伦摇滚的鄙视听欧美流行音乐的,听欧美流行的鄙视听华语的,听华语的鄙视听网络歌曲的。

  各种鄙视链琳琅满目,不一而足,只要你想,就可以在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找到属于自己鄙视链的位置。

  自古以来,文人相轻,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当时关于鄙视链的这篇专题,本来是为了描述一种社会现象,让人们反思,起码不是赞同鄙视链的存在,但五年之后,人群与人群间的互相鄙视非但没有消减,反而愈演愈烈。

  《小时代》上映之后,知乎上有个网友删掉了所有喜欢《小时代》的人的微信:

  网易云音乐因为版权问题,大量歌曲被下架的时候,不少人坚定表示:宁可不听音乐,我也不用QQ音乐。甚至有人表示,怜悯那些用其他播放器的:

  而这次统计朋友圈里有多少人关注咪蒙,也是体现优越感的一种形式,其背后逻辑是:你关注咪蒙,你就low,你就低智商。

  面对这种见缝插针,都要寻找优越感的方式,我不禁想问:

  爱看《小时代》,就不能做朋友了?难道你的所有朋友都和你完全步调一致,没有丝毫分歧?

  宁可不听音乐,也不用别的播放器,难道网易云的陈奕迅,到QQ音乐里就不是陈奕迅了?你是热爱音乐,还只是忠诚于某一款播放器?

  还有个有意思的事,当初参与《南方都市报》鄙视链专题创作的,就有咪蒙。

  -3-

  你鄙视的,没准就是将来高大上的

  为什么我们会在鄙视链中寻找优越感?

  这还真不是浮躁的互联网社会到来之后才出现的问题,早在网络没有出现之前,人类社会就有互相鄙视的习惯,比如在阶级固化的英国,足球是属于工人阶级的运动,上层更加热衷的是马球、高尔夫等运动。

  尽管英超联赛早已影响全球,但不少上流社会提起足球依然不屑一顾,只是有些政客为了拉选票,才假惺惺地称自己从小就是某家俱乐部的球迷。

  这可能是存在于我们天性之中的因素。在远古时代,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人类必须要抱团群居生活,才能提升自己生存的几率,而那些喜欢单打独斗的人,大多都在漫长的历史中灭绝了。

  所以,寻找属于自己的群体,就成了人类基因的一部分。社会心理学认为:我们在评价自己的时候,会部分依据群体成员身份,并且认为我们的群体比较优秀,这有助于增强自尊、自我感觉良好。

  在鄙视链当中,我们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群体,然后将这个群体的共性加强,以增加自己的良好感觉,而鄙视其他群体,正是加强自己群体认同感的有效手段。

  尽管竭尽所能地寻找优越感是我们的天性,有其必然性,但不代表它就是合理的,而且,你现在鄙视的,可能未来就是高大上的。

  我们举两个例子:

  旧社会时候,每当有商铺开张或者新人结婚的时候,就会有乞丐拿着两个牛胯骨,在商铺门前一边敲牛胯骨,一边说自己编好的词,他们的表演节奏有板有眼,词句合辙押韵。

  先是说一套恭喜发财、百年好合之类的拜年话,如果对方不给钱,便各种一套套骂街的词脱口而出,不带重样的,一般商家或者新婚的家庭不愿意触这个霉头,都会给点钱把乞丐打发了。这一套就叫数来宝。

  这种类似敲诈式的乞讨方法low不low?而且是花儿乞丐的专利,当时必然处在鄙视链的底端。

  但现在,数来宝已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京剧在诞生之初也处在鄙视链的底端,热爱昆曲的达官显贵觉得被劳动人民听的京剧不过就是“穷人乐”,当时京剧演员的地位也是非常低微,白天卖力演出,晚上还可能要陪特权阶层睡觉,没比妓女好多少。

  而且京剧的内容也确实槽点多多,不仅有四郎探母,岳雷扫北这样的抗辽、抗金神剧,描写帝王将相的生活显然只是作者意淫出来的“皇帝有个金锄头”,毫无政治、历史知识,没比喊麦里的“败帝王,斗苍天,夺得皇位已成仙”高多少。

  《乌盆记》的定场诗是这样的:人老三不才,尿尿湿一鞋。迎风就流泪,放屁屎出来。

  粗不粗俗?low不low?

  但现在,京剧叫国粹。

  -4-

  都是劳动人民,谁瞧不起谁啊?

  寻找优越感和建立鄙视链是人的天性,但这种天性并不一定合理,也带有非常强烈的主观性。鄙视别人,不代表你真的更加优秀;被别人鄙视,也不代表你就真的低人一等,妄自尊大和妄自菲薄都不可取。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有句名言:当你评判他人的时候,要想想他人有没有你这样优越的条件。

  不是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中都能沐浴着高雅的品味,所以当他们选择那些在你们看起来low的项目时,这并不应该成为被鄙视的理由,如果你们的生活环境对换,很大可能你也会这样。

  况且,拿喊麦举例,很多辛苦奔波的底层劳动人民在辛苦工作了一天之后,听听喊麦,减减压,不招灾不惹祸,放松完之后,第二天继续精神饱满地工作赚钱,这又有什么问题?

  其次,某个人在某件事上和你品味相左,不代表此人其他方面也比你差。我曾经有个室友,特别喜欢听喊麦,而我实在欣赏不来,但我从不觉得他low什么的,因为他每天坚持锻炼和爱干净,经常打扫卫生的好习惯,比我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就拿那位因为别人喜欢《小时代》就怒删好友的人来说,我相信那些被他删掉的人中肯定有不少在其他方面非常优秀,值得学习的人,而因为一部电影这种细枝末节的小事,就和别人绝交的人,只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损失的还是自己。

  当然了,肯定还有些人把自己当做城里的迅哥儿,觉得自己高大上,鄙视那些关注咪蒙的微信好友,那咱能不能思考这么一个问题:

  为何你这么高大上,却没能做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程度,朋友圈里还有这么多“low逼”呢?

  都是劳动人民,谁瞧不起谁啊?

  阅读原文

标签:#野兽家族美剧人物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