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汇资讯台
娱乐汇资讯台

越剧戚雅仙流派演唱会视频

娱乐汇70

越剧八大流派是哪些?著名小生多的是哪些?

越剧有名的八大流派是:尹派(尹桂芳)、袁派(袁雪芬)、 范派(范瑞娟)、傅派(傅全香)、徐派(徐玉兰)、王派(王文娟)、毕派(毕春芳)、戚派(戚雅仙)。越剧著名小生有:陈佩卿、金宝花、陈书君、尉少秋、王少楼5位越剧名伶。这五位大小生又称浙江小生。

越剧中国主要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浙江嵊州,兴盛于上海,主要流行于苏浙沪等地区,目前为中国第二大戏曲剧种。越剧在早期只有男演员,进入上海发展后因女班演出广受欢迎,便发展为各角色均由女演员扮演的女子越剧。

1949年后,开始招收部分男演员,但现在仍以女子越剧为主。越剧原来流行于苏浙沪一带,后在中国广受欢迎。越剧舞台语音的基础语音是嵊县方言音。在越剧发展过程中,越剧语音在嵊州方言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州音韵和官话的语音,这促使越剧扩大了观众范围。2006年5月,越剧被列为中国文化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扩展资料

越剧的发展背景:

越剧,又叫绍兴戏,英文名Yue Opera。目前对越剧的最早起源有争议,由于当时各地各人说法叫法不同,而目前可靠资料记载也各有出入,致使人们对越剧名称演变的缘由和各时期的定名时间尚未有准确的考证和认同。一般认为源于浙江等地的民间戏曲。

早期在嵊县(现嵊州)地区农村形成时因其以随处都可以演唱,故被称为“落地唱书”。后随落地唱书发展,收到当地民众欢迎和喜爱,逐渐形成了规模,于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开始演变为在农村草台(草台是指为农闲时在婚丧嫁娶或节庆庙会等特殊日期上进行戏剧杂耍等表演的业余班子而搭建的临时戏台)演出的戏曲形式,其被称为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文戏、草台班戏等。

越剧发展到1939年,越剧已在上海有了很多戏迷和喜好者,但是这十数家戏班在报刊广告和其他对外宣传中并未统一名称,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文戏、草台班戏等名称都各自沿用。后被“越吟舞台”头肩花旦姚水娟聘为编导的樊迪民有意把“绍兴文戏”改个固定的名称。

时值日军侵华,樊迪民决定为“越剧”正名。姚水娟听从樊迪民之意,将其海报广告都更名为“越剧”。同时樊迪民给茹伯勋主编的《戏剧报》投了一篇说明正名为“越剧”的动机和意义的文章,告之于戏剧同行和观众。自此以后,各地都渐渐统称其为“越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越剧流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浙江越剧五大小生

越剧有哪几个派?

公认的越剧流派有十三个。

有袁雪芬派、范瑞娟派、尹桂芳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戚雅仙派、王文娟派、陆锦花派、毕春芳派、张云霞派、吕瑞英派、金采风派、张桂凤派。

流派是一个剧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流派的繁盛是剧种成熟和兴旺的标记。

越剧的流派唱腔的涌现,是在越剧女腔不断产生新调腔,内涵得到极大丰富的基础上和良好的艺术竞争氛围中形成的。

流派的形成要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丰厚的积累,包括对名师的承传、扎实的基本功、广博的吸收和长期的艺术实践;

二是独创的风格,在继承、借鉴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爱好、经常演出的剧目和角色,对传统的规范有所突破,创造出一种不同的、独特的风格;

三是广为流传、流行,需要观众的认同,需要一批追随者的学习、仿效。

流有流动的含义,包括在广阔的空间中流行和长时间的流传,派则是个群体的概念,有一群人学习、传承才能成派。

扩展资料

越剧流派艺术——尹派

尹派的特点是委婉缠绵,洒脱深沉,纯朴隽永,清新舒展,是一种典型的以柔为主、柔中寓刚的风格。

越剧流派艺术——范派

范派唱腔音域宽,旋律起伏大,长句多,擅长运用抒情性较强的[慢板]揭示各种人物的情感,曲调显得华彩而有气派;起腔小腔和甩腔更具特色,往往通过对唱句尾音的装饰加花,或把伴奏的过门作为唱腔延伸的手法,使唱腔更深情缠绵。

越剧流派艺术——毕派

毕派是毕春芳创立的越剧小生流派。毕春芳唱腔明朗豪放,流畅自如,具有粗犷的男性特点。她的嗓音脆亮,音域较宽,行腔棱角分明,音调富有弹性。

越剧流派艺术——陆派

陆派是陆锦花创立的越剧小生流派。陆锦花最擅演穷生戏,她表演潇洒儒雅,含蓄大方,动作简练传神;她的嗓音清亮,音质纯净,音调朴实流畅。

越剧流派艺术——徐派

徐派是徐玉兰创立的越剧小生流派。徐玉兰唱腔的特点是高亢激昂,热情奔放,刚柔并蓄,华彩跌宕。

越剧流派艺术——袁派

袁派在四十年代的唱腔音调一般较为低沉哀怨,叙述性倾诉性比较强,但是袁雪芬很注意唱腔层次的变化,善于根据表达人物感情的需要,打破越剧严格的上下句对仗的格式,使唱腔音调平中出奇,柔中有刚。

越剧流派艺术——傅派

傅派的唱腔极具特色,尤其是她的甩腔,吸收了京剧长拖腔的特点,迂回曲折,为突出总结性唱段和渲染人物情感,常用句幅扩展、节奏顿挫、调式交替等手段,形成句幅特别长,又变化多的甩腔。

越剧流派艺术——戚派

戚派是戚雅仙创立的越剧旦角流派。戚雅仙以“悲旦”著称,她根据自己音色醇厚的特长,充分发挥中低音区的唱腔旋律,呈现出独特的风格。

越剧流派艺术——吕派

吕派是吕瑞英创立的越剧旦角流派。吕派唱腔曲调活跃多变,擅长在中高音区运用俏丽的小腔,较多采用大幅度的音程跳动使唱腔旋律华彩,富有活力。

越剧流派艺术——金派

金派是金采风创立的越剧旦角流派。金采风的唱腔婉转秀丽,刚柔相济。她的嗓音明亮,行腔自然流畅;特别讲究念白的抑扬顿挫,具有音乐性。

越剧流派艺术——王派

王派是王文娟创立的越剧旦角流派。王派唱腔很注重音调节奏与语势感情的结合。王文娟的唱腔平易朴实,自然流畅,韵味浓郁。

越剧流派艺术——张派

张派是张云霞创立的越剧旦角流派。张云霞的唱腔中行腔变化丰富,真假音结合运用自如,对同一行当的不同人物,她据各自的性格赋予不同的音乐形象。

戚派创始人:戚雅仙越剧名段及作品

戚雅仙,女,越剧花旦。1928年2月,农历戊辰年出生,原籍余姚。1983年加入党。建国后,历任上海合作越剧团、上海静安越剧团团长,中国剧协第三、四届理事。唱腔朴实无华,感情深沉真挚,吐字清新,韵味醇厚,自成一派。擅演剧目有《玉堂春》、《蔡文姬》等。

唱腔特点

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戚雅仙在袁派唱腔基础上不断加以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了韵味醇厚、缠绵委婉、朴素深沉的“戚派”唱腔。擅演善良、温柔、多情的女性。如《白蛇传》中的白娘子、《血手印》中的王千金等。

流派艺术

戚雅仙20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开始享誉越坛。其表演脱胎于“袁派”,她在继承袁派的基础上,另辟蹊径,逐渐形成并创造了朴素流畅、亲切抒情、缠绵委婉、韵味醇厚的戚派唱腔,在越剧流派中独树一帜,世称“戚派”。

表演细腻动人,擅演善良、温柔、多情的女性。如《白蛇传》中的白娘子、《血手印》中的王千金、《玉堂春》中的苏三、《玉蜻蜓》中的志贞、《文姬归汉》中的蔡文姬等数十个动人的舞台形象,为发展和繁荣越剧艺术作出了卓越贡献。

名段唱词:

《泪滴灯花开》:(戚雅仙,焦月娥)

戚雅仙:(唱)虽然是今夜月还未团圆,只不过我们已花好月圆,劝郎君切莫要愁眉不展你看那花烛夜多么喜欢。

焦月娥:(唱)她说道花烛夜多么喜(啊)欢,我这里一阵阵却是辛(啊)酸,花虽好月不圆能何奈,想起(啊)了金陵事唯泪长淋(啊)。

戚雅仙:他一语不由我又思又猜,莫非是他心中另有婵娟,要为你舒开眉愁眉不见,我倒要向夫君细问根由(啊)。

(白)公子,你为何好好地流起眼泪来了?

焦月娥:(白)啊,哪里,这是窗外的灰土吹进我的眼睛里了

戚雅仙:(唱)见你连上旧泪痕,明明是在暗伤心。想我们今夜已经成夫(啊)妇,同样岂能不关心?

你有什么为难事,不妨说与为妻听。倘若你挑千斤担,我代你分挑五百斤。

焦月娥:(唱)多谢你大贤大德恩爱深,我这里同心同意难表(啊)明,怪父亲糊里糊涂强做主,害得我怨天怨地离了情(啊)。

戚雅仙:(唱)你不用吞吞吐吐不肯讲,我倒也思思想想已明(啊)亮,莫非我平平庸庸一(啊)女子,高攀你委委屈屈成鸳鸯?

故所以闷闷沉沉实平常,因此你悲悲切切泪两行,你若有漂漂亮亮美小姐,也应该老老实实对我讲(啊),

焦月娥:(唱)事到如今瞒不(啊)住,我只有对你老实讲:有个兰芬好姑娘,我是与她情(啊)意长,

都只为你要嫁到我们家,我岂能有了新人将她忘,所以我来要求你,我们俩结拜兄妹比作样。

《婚姻曲》唱词

红太阳,当空照,五星旗帜迎风飘,敲锣打鼓连天响,秧歌莲湘齐欢笑,婚姻法,有保障,自由平等乐逍遥,千年枷锁已打开,封建礼教如山倒!

从前是父母之命不可违,媒妁之言毒如刀,门当户对像买卖,葬送男女多多少,从来男子地位高,三妻四妾尽管讨;童养媳,更苦恼,做牛做马苦操劳;小寡妇,泪如潮,公婆埋怨人讥笑,忧忧郁郁把青春误,一生幸福断送掉。几千年,害人的封建和礼教,妇女们受苦受难受煎熬,虽然是,也有姐妹来反抗,怎奈何,铁链枷锁固又牢。

现在是父母之命不足道,媒妁之言已取消,青年男女两相爱,美满的婚姻乐陶陶,你模范,我功臣,劳动生产热情高,夫妻同把公约订,保家卫国心一条,男女互相要平等,重婚娶妾办不到,一夫一妻过时光,你敬我爱不吵闹。童养媳,脸露笑,挣断锁链出笼牢,买卖的婚姻不成立,自己的侣伴自己挑。

小寡妇,喜眉梢,脱离黑暗见光亳,堂堂正正对象找,再把幸福来创造。几千年顶头大山已推倒,多亏那党好领导,姐妹们,真正的翻身在今朝,同心合力把生产搞。

红太阳,当空照,五星旗帜迎风飘,敲锣打鼓连天响,秧歌莲湘齐欢笑。婚姻法,有保障,自由平等乐逍遥,千年枷锁已打开,封建礼教如山倒!

代表剧目编辑

《玉蜻蜓》志贞、《文姬归汉》蔡文姬、《玉堂春》苏三、《血手印》王千金、《琵琶记》赵五娘、《卓文君》卓文君、《龙凤花烛》徐梅红、《白蛇传》白素贞、《王老虎抢亲》王秀英等。

【结束语】戚雅仙留下的影像与音频有很多,越剧发展过程的低谷时期,戚雅仙老师也不曾放弃越剧,一直在激励学生们坚守在越剧这块阵地上,她对越剧的爱,不可不说之深啊。

请问越剧最有名的那八大流派是什么?

尹派(尹桂芳)袁派(袁雪芬) 范派(范瑞娟) 傅派(傅全香) 徐派(徐玉兰) 王派(王文娟)毕派(毕春芳)戚派(戚雅仙)

钱惠丽的合作演员

沈铁梅、冯玉萍、丁嘉丽、朱世慧、张火丁、韩再芬、钱惠丽、王少媛、冯咏梅、吴国华、单仰萍、李雪梅、金不换、史红梅、蔡建庭、张绍荣、董柯娣、张克、王阳娟、侯红琴、梁维玲、王向阳、杨红丽、武凌云、孟科娟

2001年8月3日,农历辛巳年六月十四日:上海越剧团参加2001年“青岛之夏”艺术节开幕式演出

2001年“青岛之夏”艺术节在青岛举办,主办者选择戏曲参加艺术节展演,希望这独辟蹊径的选择会让正日渐式微的“青岛之夏”重新变得火热异常。为了成功实现这次突围,主办者在国内的戏曲院团精挑细选,最终敲定了上海越剧团和中国京剧院二团这两个国内顶尖水准的剧团。而且每个团70多人的庞大阵容更是把主办者拼力一搏的心态表露无疑。 首日开幕式上,由上海越剧团演出看家剧目《红楼梦》,并且由当家小生钱惠丽和越剧名旦单仰萍担纲主角。此次来青是该团当时的最强阵容。

2003年11月11日,农历癸未年十月十八日:第四届中国金唱片奖揭晓

第四届中国金唱片奖揭晓。

获奖的戏曲曲艺类作品、演员

戏曲类专辑奖:《中国戏曲名家唱腔珍藏版》、《中国京剧音配像》(录音版)、《京剧大典》

戏曲类演员奖:钱惠丽、孙毓敏、茅威涛、于魁智

曲艺类专辑奖:《中国传统相声》、《中国曲艺名家名段珍藏版》

曲艺类演员奖:袁阔成、关学增、王毓宝

专业类装帧设计奖:《京剧大典》

综合类评委会艺术成就奖:赵燕侠

综合类评委会艺术贡献奖:小白玉霜、杨宝森

2005年8月29日,农历乙酉年七月廿五日:庆祝上海越剧院建院50周年庆专场演出举办

“同唱一台戏——庆祝上海越剧院建院50周年庆专场演出”在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世纪广场上演,就此拉开上海越剧院建院50周年系列演出的序幕。而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傅全香和金采风的到来更是让现场气氛到达高潮。金采风当即为观众演唱了自己拿手的选段——《红楼梦》中的《黛玉进府》,风采神韵都不减当年,而傅全香更是带着大家唱起了生日歌,为越剧庆生。

齐集越坛名家名角

专场齐集了越坛名家名角,赵志刚、钱惠丽、单仰萍、方亚芬、章瑞虹、陈颖、华怡青、王志萍、张咏梅、许杰等逐一亮相。整个演出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戏迷,其中还有从深圳特意赶来的,整个广场座无虚席。

2006年2月4日,农历丙戌年正月初七日,晚:越剧百年华诞江粹戏曲巡演无锡站

越剧百年华诞精粹戏曲巡演第一站在无锡市人民大会堂拉开了大幕,虽然天气非常冷,但锡城的戏迷们还是冒着春寒成群结队地赶到剧院,欣赏越剧名家们的精彩表演。

巡演的第一站

无锡作为此次巡演的第一站,演员阵容强大,剧目丰富多彩。赵志刚表演了经典唱段《沙漠王子·叹月》,钱惠丽演唱了《碧玉簪·送凤冠》,单仰萍献上了拿手曲目《红楼梦·焚稿》,竺小招与陶琪合作演出了《柳毅传书》等选段。

2006年2月8日,农历丙戌年正月十一日:越剧百年华诞精粹戏曲巡演上海站

为了庆祝越剧的百年华诞,重新唤起人们对中国古老戏剧艺术的热情,越剧百年华诞精粹巡演在上海大剧院大剧场举行。本次巡演,江浙沪顶级越剧艺术家以及越剧百年华诞戏迷大赛的全国五强,李锡年、蔡敏、王斌斌、钱菊英、童春梅这五位民间高手与上海越剧院红楼团及浙江本土的赵志刚、方亚芬、钱惠丽、谢群英等名角同台演绎。

2006年3月4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初五日,下午:《越剧“生”角流派》演讲举办

题为《越剧“生”角流派》的演讲在贺绿汀音乐厅举行,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戏剧作曲家连波等与越剧戏迷们见面交流。

《越剧“生”角流派》是原定这次徐派、范派的演讲主题。范派艺术创始人范瑞娟听说有这个活动之后,非常想到现场与她朝夕思念的观众见面。可是,由于医生坚决反对她带病出席任何活动,范瑞娟只能通过老姐妹转告大家:祝当代的越剧明星们,新戏越来越多,越唱越好,继承前辈风采,发扬自己特色。祝关心越剧事业的戏迷越来越多。

徐玉兰在讲台上深情地说:“眼睛一眨,越剧诞辰已百年。想想心情就激动,自己的舞台生涯已经有70多年啦。从草台班子起家,一路坎坎坷坷,直到越剧兴旺发家,我们是越剧发展的见证人。令人欣慰的是,这个百年前的草台班子,如今已经登上了世界舞台。我们不能忘记越剧的祖辈、不能忘记在幕后对越剧音乐默默耕耘、奉献智慧的老师们。”

在贺绿汀音乐厅里,连波播放了他精心剪辑的越剧生角流派的代表唱段。钱惠丽、韩婷婷、王君安为戏迷演示了《红楼梦·洞房》、《梁祝·楼台会》、《盘妻索妻·赏月》等片段,受到阵阵喝彩。

2006年3月27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廿八日:百年流声——纪念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上演

时值中国越剧诞生100周年,一台《百年流声——纪念中国越剧诞辰10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上演,特别选择越剧的发源地嵊州和越剧的发祥地上海进行双向传送异地直播。这台晚会开创两个“第一次”,即首次以双向传送异地直播的现代电视传媒手段来运作戏曲节目;首次让艺术家们以“走红地毯”的方式拉开晚会的序幕。 名家荟萃共襄盛举此次晚会可谓名家荟萃,不但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傅全香、范瑞娟、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周宝奎、毕春芳、张小巧、吕瑞英、金采风等悉数到场,越剧中坚力量钱惠丽、单仰萍、方亚芬、章瑞虹、王志萍、韩婷婷等也共同参与这台晚会的表演。同时全国其他越剧院团的领军人物茅威涛、吴凤花、陈飞、张小君等也以访谈、再现表演等多样形式祝贺演出。名家新秀会聚两地,共同演绎各个流派代表唱段,展现越剧发展百年华彩。

此外,晚会现场还邀请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尚长荣、绍剧名家六龄童父子、电影表演艺术家谢芳、严顺开、音乐家何占豪、影视明星李玲玉等倾情参与,共襄盛举。上海本地其它剧种的艺术家们更是当仁不让,粉墨登场,淮剧名家马秀英、昆剧名家梁谷音、沪剧名家马莉莉、茅善玉、影视明星杨昆等都将反串越剧流派大联唱,祝贺越剧百岁。见证了越剧百年发展的老艺人——94岁的“小歌班”艺人张荣标老先生还亲临晚会现场为观众们献唱一段。

2006年3月28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廿九日,19时15分:百年越剧名家名曲演唱会(上)举办

为纪念中国越剧诞生100周年,“百年越剧名家名曲演唱会”于逸夫舞台上演。演唱会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分别在3月、5月和7月呈现给观众。上部于3月28日和3月29日两晚在逸夫舞台上演。

参加演出的有钱惠丽、单仰萍、方亚芬、章瑞虹、竺小招、张国华、史济华、陈颖、王志萍、张永梅、华怡青等二十多位著名演员。

2006年4月17日,农历丙戌年三月二十日,19时15分:雅歌春韵——越剧“戚毕”流派演唱会举行

在越剧百年华诞之际,为了重振“戚毕”流派艺术,一场名为“雅歌春韵”的越剧“戚毕”流派演唱会于4月17、4月18日在上海逸夫舞台举行。江、浙、沪所有的优秀“戚毕”派弟子将悉数登场,演唱两位艺术家的经典保留剧目。越剧表演艺术家毕春芳阔别舞台17年后,还亲自登台献唱代表剧目《卖油郎》和《三笑》。

这台演出是越剧演员韩婷婷和戚雅仙的女儿傅幸文策划的。韩婷婷说:“多年前我就和戚雅仙老师商量过这台演唱会,没想到她突然故世,这件事一直情缘未了。”

标签:#越剧#流派#艺术#特点#小生#音调